生活工場傳撤收全臺實體店 業者澄清再揭轉型下一步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臺灣本土居家品牌「生活工場」日前傳出要將全臺門市關閉,讓不少曾是死忠消費者的網友直呼不捨。不過,業者17日出面澄清是烏龍一場,並表示今年沒有相關的實體門市撤收計劃,只有2、3間百貨門市會進行調整,目前全臺仍有20間門市,未來也會持續發展網路銷售的部分。
▲生活工場文林店是該品牌的創始店。(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生活工場日前爆出將在4月底陸續結束百貨門市,並退出實體零售市場,將全臺門市關閉,轉而經營線上通路的傳聞。消息傳開後,讓不少曾是死忠消費者、辦過會員卡的網友直呼不捨,引發大衆討論。
不過,生活工場行銷經理陳怡霖澄清,生活工場目前全臺擁有20間門市,今年沒有相關的實體門市撤收計劃,只有部分百貨門市因爲合約、政策問題,會調整轉移至其他賣場,未來也會積極拓展網路銷售的部分。
據瞭解,生活工場位於臺中中友百貨的門市將在4月底結束營業。網友們認爲,生活工場品牌式微,經大衆討論歸納,包含3個原因,一是價格偏高、性價比不高;二是商品同質化嚴重,近年缺乏品牌個性與特色定位;三是實體策略未能及時轉型,線上轉型速度不如宜得利、IKEA,官網選購體驗不佳,導致無法有效吸引顧客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