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功女中赴峇裡島散播愛地球種子 實踐「我愛地球媽媽」

臺南市聖功女中師生赴峇里島實踐「我愛地球媽媽,我愛海底家園」。圖/聖功女中提供

臺南市天主教學校聖功女中師生將理念化爲實際行動,遠赴印尼峇里島展開一場結合環境保育、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的國際志工之旅。校方今天分享成果,顯示這趟旅程不僅是校訂必修課程的延伸,更是學生用行動守護地球、關懷世界的具體展現。

聖功女中表示,該校開設「鄉土之愛與國際關懷」校訂必修課,以自編教材爲核心,引導學生深入瞭解臺灣原住民、環境保育及海洋生態等議題。再經過社團淨灘、海生館參訪和志工培訓等紮實準備後,將學習成果帶到海外。

在峇里島,師生走進當地小學,舉辦以環境保護爲主題的營隊,透過說故事和互動遊戲,將愛護地球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心中。學生也化身海龜保育中心的志工,放生一隻只小海龜,並在深夜熬夜守候海龜媽媽上岸產卵,小心翼翼地收集每一顆卵,爲新生命提供安全的孵育環境。

學生分享,第一次看到海龜媽媽在沙灘上掘洞、產卵,真的很震撼,「那一刻覺得自己跟海洋的距離不再遙遠,而是緊緊連在一起。」這段親身經歷讓環境保護不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充滿感動與連結的真實體驗。

除了環境志工服務,也進行文化交流,參訪了以永續爲核心的「Green School」,深入學習獨特的環保教學理念與實踐方法。另,學生前往當地高中,分享臺灣客家文化,並以精緻的紙傘作爲交流禮物,將臺灣之美傳遞到海外。師生也受邀走進印尼傳統家庭,換上傳統服飾,學習當地樂器與迎賓舞蹈,體驗文化最真摯的溫度。

她們用行動詮釋了何謂責任、勇氣與愛,校長許佳涓表示,期望培養的學生不只是在學校裡的學習者,更是地球的公民、海洋的守護者。「教育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行動的開始。」這趟峇里島之旅,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延伸,更是學生們一場感動又難忘的生命教育之旅,讓她們從在地關懷走向國際視野,成爲真正的地球守護者。

臺南市聖功女中師生赴峇里島實踐「我愛地球媽媽,我愛海底家園」。圖/聖功女中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