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揭示清代宮殿營造過程

殷茵

本報電(殷茵)日前,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在故宮博物院發佈。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近1.5萬件,2015年國家圖書館在完成館藏圖檔全面修復整理後,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啓動了《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出版項目,截至目前已出版11卷104函,共收錄樣式雷圖檔5100餘件。

樣式雷圖檔是現存唯一系統保存至今的中國古代建築工程圖檔資料,不僅數量龐大、體系完整,更以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於2007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據介紹,《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故宮卷》共收錄與故宮相關的樣式雷圖檔377件(包括圖樣303件,文檔74件),生動展現了清中晚期故宮各殿建築工程的建築設計、空間佈局、裝修陳設、裝飾藝術及其演變,揭示了清代宮殿營造的過程。

尤爲珍貴的是,本捲包含的100餘件養心殿圖檔,對於研究該建築在嘉慶至光緒年間的多次改造、還原其建築格局的連續性變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作爲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科技發展及清代歷史的一手史料文獻,故宮樣式雷圖檔以具象化的圖檔形式,爲學界深入探究清代宮廷營造體系、建築技術傳承及歷史文化變遷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物佐證。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何蓓潔表示,這次出版集中呈現了和紫禁城相關的大量珍稀圖檔,爲研究紫禁城建築及其營造史提供了基礎資料,也爲建築遺產的保護和展示提供了依據。此外,其中反映道光年後清宮空間動態變化的信息,也爲研究清宮生活的細節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成爲窺見清代歷史和文化的一扇窗口。

中國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敏分享了樣式雷圖檔數字化復原作品,其中包括圓明園四十景圖、太廟、恭王府等的數字化復原成果,通過高精度數字化掃描和圖像處理技術,研究人員不僅復原了歷史建築的平面圖,還結合中國畫的表達手法對建築進行了二次創作。

本次發佈會由北京市文物局、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指導,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