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第三胎意願僅8.9% 張麗善鬆口鎖定「催生關鍵」研議明年加碼補助

雲林縣政府推出「2年6億元萬寶龍」生育補助計劃成功,第1萬名新生寶寶在斗六幸福誕生,雲林縣長張麗善當時(左)親往祝賀。圖/本報資料照

雲林縣受人口老化、外流影響,人口數生不如死,縣府去年祭出「2年6億元萬寶龍」坐月子生育補助,目標催生一萬人,今年9月提前達標,多位縣議員關心政策是否延續,雲林縣長張麗善今鬆口,爲有效刺激人口正成長,縣府正研議明年起針對第三胎以上新生兒加碼補助。

雲林縣去年推出「2年6億元萬寶龍」坐月子生育補助,是張麗善任內最受矚目的生育政策,每胎加碼3萬元坐月子補助,讓前三胎生育津貼從3萬元提高至6萬元,第4胎則從10萬元加碼至13萬元,政策推出後成效明顯,截至上週,全縣新生兒達1萬700多名,提早達標,縣府爲此追加1.2億元預算,確保每位新生兒父母都能領到補助。

縣議會今天總質詢,議員廖偉晴表示,政策確實帶來正面影響,成功穩定雲林人口,「這樣的好政策應該持續下去,很多鄉親都在期待。」

張麗善表示,雲林過去每年人口自然減少超過4千人,但推動「萬寶龍」後,減少幅度已降至千人左右,根據縣府調查,新增的一萬多名新生兒中,有87%仍設籍雲林,僅13%因父母工作或居住因素遷出。

張麗善說,補助確實提升生育意願,第一胎的生育意願由原本四成多提升至58%,第二胎達38.5%,但第三胎卻僅剩8.9%。「若不鼓勵第三胎,人口難以正成長。」她表示,縣府正研議明年從第三胎起加碼補助金額,希望提供更實質誘因,鼓勵家庭願意生、敢於生,預計下月初公佈新制辦法。

至於外界關心的第一、二胎補助是否延續,張麗善坦言,考量縣府財政壓力,「明年將回歸正常機制,每胎補助3萬元」,但會持續檢討預算空間,讓催生政策能持續推動。

雲林縣部分鄉鎮市公所依據財力加碼發放生育津貼,元長鄉公所明年將補助第一胎1.2萬、第二胎2萬、第三胎3萬,口湖鄉明年將每胎生育津貼各加碼1萬,二崙鄉明年也從6千元加碼至1萬元。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鬆口,爲有效刺激人口正成長,縣府正研議明年起針對第三胎以上新生兒加碼補助。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