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與高頻寬記憶體需求升溫…供需吃緊 美光財報料有戲
受惠生成式AI與高頻寬記憶體需求升溫,市場普遍預期,美光的營收與獲利將會大幅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光將於美國時間9月23日盤後公佈2025年第四季財報,成爲全球記憶體市場關注焦點。
受惠生成式AI與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升溫,市場普遍預期,美光的營收與獲利將會大幅成長。
分析師平均預估,美光調整後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81美元、年增逾138%,營收可望達111.2億美元、年增約43%。
法人預期,第三季記憶體價格持續走強,DDR4與DDR5合約價及現貨價皆出現雙位數漲幅,且上漲趨勢可望延續至2026年。
此波漲勢背後,除了AI運算需求持續強勁,也來自雲端與資料中心建置的長線擴張。業界人士認爲,在供應吃緊的情況下,現貨價漲幅恐持續擴大,記憶體產業可能進入大波段的漲價循環。
記憶體產業界大老、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日前亦指出,全球的資料中心建設快速推進,加上智慧型手機容量結構性升級,將驅動2026年全球儲存需求大幅增長。
他舉例,蘋果iPhone 17系列已經取消128GB容量,直接從256GB起跳,並提供1TB、2TB選項;三星以及多家中系品牌也有望跟進,帶動手機儲存需求,年增逾三成。
然而,在需求持續放大的同時,供給端卻面臨挑戰。苟嘉章指出,三星、SK海力士與美光等記憶體大廠,近年紛紛將資本支出轉向高毛利的HBM與先進製程投資,使記憶體的產能,難以大幅提升。
這不僅讓原本的供需平衡更加吃緊,也使市場提早出現代理商囤貨與重複下單現象,價格提前醞釀上漲。
他進一步分析,缺貨壓力並不僅限於NAND,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近期也陸續調漲報價,顯示儲存市場供需吃緊的情況,已經延伸至整個存儲生態鏈。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如 Google、Meta、Microsoft、騰訊與字節跳動,罕見地主動與NAND製造商洽談產能,以確保未來幾年的儲存供應。
苟嘉章提醒,這對中小型客戶來說,是一大挑戰,因爲在大客戶優先保障下,小客戶即使手握訂單,也可能因排程不足而拿不到貨。他呼籲,下游系統廠與品牌廠應及早備料,以避免陷入斷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