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密度鏈」幫你做摘要整理 半小時內審閱完30頁文件、簡潔不失細節
示意圖/ingimage
摘要整理
如果每天都被大量來自電子郵件、簡報、冗長文件和報告的資訊淹沒,要看完這些內容並歸納重點便是一大挑戰。
本文出自《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
假設你需要在半小時內審閱一份三十頁的文件。由於時間不夠,你幾乎只能閱讀執行摘要和第一部分。
然而,你擔心可能會錯過一些重點,無法做出合理建議。你可以要求生成式AI摘要這份文件,建立要點清單,並註明每個要點來自哪個章節或哪一頁。
〔實戰案例〕生成式AI是你的助理
摘要整理的進階技巧
對於冗長、複雜的文件,可利用進階的提示技巧,讓生成式AI幫忙做摘要整理。其中之一是「密度鏈」(chain of density)。這個做法能建立一連串包含愈來愈多細節的摘要。
密度鏈透過反覆進行、逐步補充內容來完成,把原始文件前一版摘要未涵蓋的重要細節逐步納入。雖然摘要的資訊密度增加,依然能保持簡潔,維持相同的長度。
舉例來說,胡安身爲中階主管,必須對一篇關於公司業績的長篇商業報告做摘要整理。胡安在密度鏈技巧的啓發下,設計一串連續提示詞,以利生成更簡潔和資訊密度更高的摘要:
胡安重複第二個提示數次,進而生成更精簡但資訊豐富的摘要。 應用這個技巧時,必須指定下列條件:
摘要長度。指定句子的數量。
資訊深度。從廣泛的概述開始,逐漸要求包含更多在先前摘要中未提及的具體細節。
準確性。要求生成式AI使用準確的資訊。換句話說,要以原始報告做爲依據。
篇幅限制。不同的生成式AI模型輸入框(輸入問題或命令的區域)能插入的文字長度可能有所不同。如果長篇文件需要做摘要整理,可在限制範圍內分成若干個段落上傳。
(本文出自《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作者:艾麗莎.法瑞, 賈布里.羅薩尼 譯者:廖月娟)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