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菜金助家扶 臺南仁德農會傳愛20載
仁德區農會家政班員將零錢存進竹筒,助家扶學童就學,20年不間斷,昨天與北臺南家扶合辦「愛心竹筒回孃家」活動,現場剖開竹筒。今年合計捐出45萬7349元,累計20年共募得近360萬元。記者周宗禎/攝影
臺南仁德區農會家政班「竹筒送愛心」邁入20年,今年再次剖開滿載零錢與祝福的竹筒,合計捐出45萬7349元,累計20年共募得近360萬元,成爲在地最持久的愛心行動之一。
家政班婆婆媽媽20年前發起「竹筒送愛心」,每天把買菜剩下的零錢投進竹筒,年終捐給北臺南家扶中心。昨天清點27支竹筒共8萬544元;考量今年臺南受地震、風災衝擊,家扶募款不易,婆婆媽媽再度自掏腰包捐出171個紅包、共30萬2755元。農會總幹事曾佳哲加碼1萬元。另有青農、家政、高齡及四健會聯合義賣所得7萬4050元,總計45萬7349元全數投入家扶助學。
仁德農會昨天舉辦「幸福農村計劃推廣教育三部門聯合成果展」,並與北臺南家扶合辦「愛心竹筒回孃家」活動。員工與家政班再度剖開竹筒,現場溫馨熱鬧。
適逢農會創會100年,由25位阿公阿嬤組成、總年齡1759歲的「千歲團」也以「仁農百分百運動會」舞蹈祝賀;四健會員與青農擺出南瓜牛舌餅、多肉盆栽、天然蘆薈皁等義賣攤位,所得同樣投入助學金。
曾佳哲指出,農會與家扶結緣於2006年,家政班成員因讀到1名家扶兒缺乏學費的新聞,開始「竹筒認養」,此後20年不間斷,加入行列的員工與青農愈來愈多。
北臺南家扶主任李桂平表示,1件善行做20年很難得,竹筒承載濃厚人情味,也把不起眼的零錢堆砌成「金銀山」。今年歲末送暖活動因災害影響,仍有募款缺口,感謝仁德農會及時雨,呼籲社會參與,內容包括髮放助學金、贈禮物與民生物資等,洽詢電話06-632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