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後更要愛自己!癌病友以旅程見證「愛自己的力量」
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乳癌學習營,由臺中慈濟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右1)、中國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廖庭儀(中)及臺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左1),介紹乳癌治療新趨勢。(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生病後,更要愛自己,保持飲食均衡、照顧身心,用最好的心態走完一生。」50歲的乳癌患者惠惠(化名)4年前確診了第3期HER2乳癌,近2年接連面對罹患乳癌與腦轉移,她選擇用旅遊與愛來陪伴自己,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行「乳癌治療全方面指南」學習營,惠惠現身分享自己抗癌歷程。
惠惠於2021年12月確診了第3期HER2乳癌,她勇敢面對治療的副作用,剃光頭髮並透過醫院的假髮服務維持自信。即使癌細胞在2023年轉移至腦部,她沒有停下腳步,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旅行,與好友相聚、運動揮杆,繼續擁抱生活。
她感謝臺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的專業團隊,也強調:「生病後,更要愛自己,保持飲食均衡、照顧身心,用最好的心態走完一生。」她與丈夫甚至約定了專屬「愛的密語」,未來若走到安寧階段,只需一個暗號,便能傳遞「我愛你」。
這場「乳癌治療全方面指南」學習營,除邀請到癌友現身分享,臺中慈濟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臺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中國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廖庭儀,也帶來乳癌治療新趨勢並解答癌友疑問。
隨着醫學進步,乳癌逐漸被視爲可長期共存的「慢性病」。中國附醫廖庭儀醫師指出,新藥與健保給付讓HER2弱陽性病友也有更多治療選擇,能兼顧存活期與生活品質。而林金瑤則提醒,治療該「量身訂做」,病友應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在預防復發與維持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
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持續透過教育講座、假髮與義乳支援、心理諮詢及病友會等多元服務,陪伴病友走過治療與重生的路。惠惠說:「生病不是終點,而是學會愛自己、愛生活的開始。」她的笑容,就像一盞燈,照亮更多正在抗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