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任務幹了點啥?快來一起“漲知識”→
(原標題: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任務幹了點啥?快來一起“漲知識”→)
央視網消息:6月26日21時29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
15點04分,航天員陳中瑞打開出艙艙門,首先出艙。
機械臂運動至上下臂點,陳中瑞登上機械臂,到防護裝置安裝點,陳冬在出艙艙口將熱控防護裝置傳遞給陳中瑞,開始進行安裝操作。
約2個小時後,航天員陳冬也順利出艙。陳冬配合陳中瑞傳遞,在問天艙艙外平臺安裝自動腳限適配器和接口轉接件,這套設備有助於提高航天員艙外作業效率,後續出艙活動時間有望因此縮短40分鐘左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李學東稱:“這個設備是我們空間站團隊專門爲提高出艙任務效率的一個改進,做的一個創新性設計。我們之前歷次出艙任務,就是航天員出艙前、出艙後,把機械臂先運動到固定位置之後,航天員把腳限位器和操作檯安裝在機械臂末端,然後再轉移到上臂點,航天員進行上臂這個任務。那麼這次自動腳限位器安裝完之後,我們後續在航天員出艙前,機械臂就已經到達上臂點了,航天員就不再需要裝操作檯和腳限位器到機械臂末端了,這樣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完成設備安裝工作後,機械臂捕獲自動腳限適配器,陳冬在上下臂點進行上下臂驗證。
陳冬稱:“這下方便了,以前交通工具還要組裝,現在開門直接上車。”
隨後,機械臂將腳限適配器組合體安裝至氣閘艙口工具箱,航天員王傑在天和核心艙內密切協同。此次出艙活動歷時約6.5小時,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航天員乘組還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及處置等任務。出艙航天員陳中瑞、陳冬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曙光:“神舟二十號,腳限適配器組裝狀態正常,本次出艙活動艙外作業任務已經全部完成,祝賀神舟二十號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任務。”
陳冬:“也感謝地面給我們的大力支持,大家也辛苦了。”
陳中瑞:“宇宙無垠,寂靜無聲,但是它並不寂寞,因爲有無數顆星星點亮夜空,正像無數個航天科技工作者一直陪伴着我們,支持着我們前行。向所有航天工作者致敬。”
曙光:“謝謝神舟二十號,你們是天數最閃亮的星星。我們永遠守護着你們。”
目前,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2個多月,各項空間科學實驗正在穩步推進,後續還將重點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新技術等領域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
新聞鏈接:空間站如何應對空間碎片威脅?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第二次出艙任務,爲空間站進行了第7次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工作,空間碎片對空間站有哪些危害,科研團隊採用了哪些對策?一起來了解一下。
過去的幾十年,特別是近幾年,人類航天活動日益增多,隨之帶來的空間碎片問題也日趨凸顯。數以億計的空間碎片隨時都有碰撞空間站的風險,一旦危險發生,可能會導致空間站艙體泄漏、設備失效,甚至影響在軌航天員生命安全。
爲確保空間站平臺的在軌安全穩定運行,近年來,中國空間站持續優化完善空間站空間碰撞預警和規避實施流程,提高了空間站主動規避碰撞的能力。另一方面,科研團隊進一步梳理空間站艙外易受空間碎片撞擊損傷的薄弱環節,研製並上行了防護裝置進行加固。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乘組首次完成防護裝置安裝,耗時約8.5小時;到神舟二十號第二次出艙,航天員在空間站外部共進行了7次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工作,爲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夢天實驗艙外部的多處重要管路、元件和設施設備提供了防護。
此外,科研團隊部署了空間站艙體撞擊泄漏監測和定位系統,不斷優化完善空間站壓力應急處置預案;研製了空間站壓力應急處置系統,航天員可用於故障處置的時間增加了5倍。我國還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站上定期發佈軌道參數,加強國際合作,與世界主要航天國家有關機構建立飛行安全溝通機制,及時交流共享相關信息,共同維護在軌航天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