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9攜回太空實驗品 「宇宙出生果蠅」無重力繁育「四代同堂」
▲神舟19太空人攜回在太空繁育的果蠅。(圖/翻攝央視)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神舟十九號太空人攜帶太空站第八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返回地球,4月30日晚間在大陸中科院空間(太空,下同)應用中心舉行交接儀式,這批科學實驗樣品包括太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新技術等不同領域的25個實驗項目,總重量約37.25公斤。
▲科學家用不同顏色標記不同世代的果蠅。(圖/翻攝央視)
《央視》報導,在現場交付的實驗樣品,主要是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因爲生物活性的特殊要求,這些樣品也是第一時間從着陸場轉運到這裡,包括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人支氣管上皮細胞、人和動物早期胚胎、蛋白樣品及果蠅等20類,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下行生物樣品種類最多的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生命科學實驗樣品中,首次在太空無重力環境下繁育的果蠅家族,返回地球時,已經呈現出「四代同堂」的旺盛生命力,提供遺傳學和人類邁入太空生存重要的研究指引。
▲果蠅是科學家們經常使用的模式生物。(圖/翻攝央視)
據瞭解,果蠅和斑馬魚、小白鼠一樣,都是科學家在實驗研究時,常用來對照參考的模式生物。人類有75%的致病基因都可以在果蠅體內找到同源基因,在遺傳學領域深受科學家們歡迎,相關研究以助力6座諾貝爾獎。
大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巖表示,果蠅在太空中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樣正常求偶,交配會略顯困難,明顯不一樣的地方是,果蠅在太空中會出現一些飄浮,甚至翻跟頭的狀態,「將深入研究亞磁微重力環境下果蠅生長髮育的情況,爲人類走向月球和深空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