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打造最好最優創新創業生態 中小企業活躍度連續多年領跑全國

(來源:中國發展網)

轉自: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聶金秀 魯利韋 記者羅勉從深圳市有關方面瞭解到,創新發展的背後,是深圳“豐茂”創新創業生態的“滋養”,中小企業活躍度連續多年領跑全國,高成長性企業正以集羣之勢迸發活力。數據顯示,深圳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2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1萬家。2024年深圳新晉獨角獸企業13家,數量位居全國榜首。

最近,深圳衆多創新型企業頻頻“刷屏”。初創企業沛遠智能推出全國首個基於RDK X3的高爾夫球童機器人。這款集精準導航、智能交互於一體的創新產品,從研發到問世僅用14個月;獨角獸企業榮耀發佈的摺疊旗艦手機榮耀Magic V5以8.8毫米厚度、217克重量刷新全球最輕薄摺疊屏紀錄,持續領跑AI手機賽道;專精特新企業量旋科技不僅研發出全球首臺桌面型核磁量子計算機,實現中國超導量子芯片的首次出海,近期還獲數億元B輪融資,繼續加速技術升級與全球化發展……深圳現有102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深圳“小巨人”企業平均申請專利152件、PCT專利6.5件,遠超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深圳新增的298家國家級“小巨人”中,近30%的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標準。

2024年,深圳新增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家,總量達6家,居全國計劃單列市第一;新增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9家,總量達16家,居全省第一。

投入大 硬核實力強

深圳企業的創新活力在獨角獸與“小巨人”羣體中尤爲凸顯。這些企業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在各自領域不斷突破,成爲行業內的佼佼者。

優必選作爲曾經長期登榜的獨角獸企業,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深耕多年,2023年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爲“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教育、服務、工廠等多個領域,爲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樹立了標杆。2024年,優必選全年研發投入爲4.78億元,佔同期總營收(13.05億元)的36.6%;獨角獸企業榮耀在全球擁有七大研發基地及100多個創新實驗室,擁有研發團隊佔比超70%,全球擁有28600餘項專利,月申請量超過300件。

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領域,鐳神技術自研納米級超精密耦合設備,效率與精度居行業首位;微光醫療打破國外壟斷,自研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D內窺OCT系統,成爲首個向海外出口國產OCT設備的企業。

作爲潛在獨角獸企業,深圳深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積極佈局新型體內CAR-T療法,搭建遞送技術平臺,成功突破了傳統療法瓶頸。

強勁的創新力,是深圳衆多創新中小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數據顯示,深圳“小巨人”企業平均申請專利152件、PCT專利6.5件,遠超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深圳新增的298家國家級“小巨人”中,近30%的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標準。

2024年,深圳獨角獸企業42家,總估值1599億美元,其擁有141件授權發明專利、151件發明申請。這些企業在集成電路、機器人等“硬科技”賽道加速奔跑,展現強大的內生動力。

鏈條全 集羣效益凸顯

“20+8”產業集羣體系和產業集羣發展模式,爲深圳中小企業成長提供了“沃土”。

智能終端、半導體等領域,產業集聚效應凸顯。2024年,深圳通過“鏈主企業+配套企業”模式,促成專精特新企業與行業龍頭簽訂技術合作協議超500項,帶動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提升。

機器人產業領域,“機器人谷”已形成完整產業鏈。這裡不僅有越疆科技等領軍企業,周邊還有衆多上下游企業,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發力量支持,形成了從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到應用服務的完整生態鏈條。

產業集羣,帶來規模經濟效應。企業在集羣內可以共享基礎設施、勞動力資源等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企業之間的知識溢出效應明顯,有利於新技術、新管理經驗的傳播與應用,激發企業的創新靈感,再進一步促進整個產業集羣的創新發展。

2024年,深圳新增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家,總量達6家,居全國計劃單列市第一;新增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9家,總量達16家,居全省第一。

營商環境優 政策精準

企業生機勃勃,產業集聚成羣,這源於深圳構建的全鏈條培育機制。

從完善的梯度培育政策鋪設成長階梯,到創新的“工業上樓”政策提供發展空間;從“深i企”平臺的高效解決企業訴求,到“20+8”產業集羣促成的校企、產業技術合作。一直以來,深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爲“一號改革工程”推進,不斷強化政策供給、梯度培育、財政融資、稅收優惠、服務創新,爲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以培育體系建設爲例,深圳構建起從初創企業的“育苗”,到中小企業的“壯苗”,再到世界一流企業的“成林”的完善梯度培育機制,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對初創企業,通過創業資助、場地支持等方式降低創業門檻;對成長中的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支持、市場拓展幫助等。

金融活水,持續流淌。深圳專門設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補償比例曾經最高達到80%,對首次獲貸企業給予2%貼息,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等;上線“中小企業融資虛擬園區”,集聚43家金融機構,58款特色信貸產品,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爲企業提供智能財稅、智能法律等特色服務。

在創新發展激勵上,深圳連續數年舉辦的“創客中國”(深圳)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已經成爲深圳中小企業的競技場和賦能平臺,一批批代表深圳創新活力的科技型企業通過大賽脫穎而出,成爲引領行業發展的領頭羊。

深圳的政務服務也愈發便捷高效。對創業者來說,辦理商事主體登記只需1個平臺、1次申報,1日就能辦結,全程“零見面”“零費用”“零跑動”,這樣的效率也將創業的勁頭快速激發起來。雲鯨智能創始人、CEO張峻彬說,只要企業有能力,就能拿到發展所需的資金等資源,深圳給了初創企業實實在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