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年治噪行動50項任務全部完成
深圳新聞網2025年2月26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 2月25日,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期,隨着《深圳市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22-2024年)》順利收官,三年治噪行動的50項任務已全部完成,城市聲環境質量呈現全局性改善,深圳向市民交出了一份向“寧”致“靜”的滿意答卷。三年來,全市功能區聲環境夜間達標率由75%提升至96.2%,區域晝間聲環境平均等效聲級下降至54.7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等效聲級下降至69.3分貝。
在交通噪聲治理方面,深圳聚焦偶發噪聲擾民問題,試點安裝建設違禁鳴笛自動抓拍設備,累計查處亂鳴喇叭3.8萬宗,累計修復破損路面55萬處。全市1750餘公里高快速路和主幹道鋪設瀝青混凝土低噪路面,大幅降低了道路交通噪聲影響,累計完成220餘處道路聲屏障和6條軌道交通聲屏障建設。
在建築施工噪聲治理方面,深圳不斷強化非現場監管手段,累計應用視頻監控檢查工地6.9萬餘家次,累計安裝遠程喊停設備500餘套,建築施工科技管控能力大幅提升。
在社會生活噪聲治理方面,深圳全力推廣定向揚聲技術應用,全市已在公園、學校等場景累計應用定向音響設備450餘臺。全市超過400個社區出臺文件規範和引導廣場舞,540餘個公園開展廣場舞噪聲常態化勸導行動,420餘個社區將噪聲糾紛納入基層(社區)調解範疇。
在工業噪聲治理方面,深圳將工業噪聲全面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累計共核發385張工業噪聲相關排污許可證。率先將工業噪聲納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覈,推動工業噪聲長治久安,三年來,環境信訪平臺工業噪聲信訪量下降了54.9%。
爲了讓噪聲治理“看得見”,深圳還構建了國內最大的CIM三維實景噪聲地圖,地圖融合智能模型算法、交通動態數據以及噪聲自動監測數據等,實現了噪聲地圖的動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