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力打造醫學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先鋒城市 近450個“人工智能+醫療”產品落地

羊城晚報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深衛信

近日,由邁瑞醫療和騰訊聯合開發的全球首個重症醫療大模型在深圳落地,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打造“樣板項目”。藉助AI,醫生能在5秒內完成診療全程的回溯、整合,1分鐘完成病歷書寫,並擁有一本即問即答的重症知識“百科全書”。

在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背景下,這是深圳全力打造醫學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先鋒城市的一個縮影。初步統計顯示,目前深圳已有近450個人工智能產品在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應用落地,其中臨牀醫療服務類404個,醫院管理類29個,公共衛生管理類4個,科教研輔助類2個,支撐環境類8個。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深圳準備聯合多家深圳AI頭部企業,探索全AI示範醫院建設,建設數智化、標準化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

“AI+醫療” 改善醫療服務效能

近年來,“AI+醫療”已在深圳廣泛應用。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AI+產前超聲讓孕中期“大排畸”Ⅲ級超聲檢查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在深圳市人民醫院,AI+病理已實現宮頸液基細胞學的成熟應用,宮頸刮片檢查“陰性”結果出具時間從兩個工作日壓至體檢當日;在北大深圳醫院,AI+檢驗實現全流程自動閉環式管理,檢驗結果自動發送給患者和醫生;在深圳市三醫院,AI+體檢“DeepSeek+騰訊混元”雙AI模型幫助體檢者精準匹配項目,還能一鍵將報告“翻譯”成“大白話”,標識出不同健康風險等級,提出合理建議……

AI輔助診斷、病歷分析、智能機器人手術、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健康管理……作爲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AI正全方位改善深圳醫療服務效能,帶來更高效、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人工智能+” 引領衛生健康事業“換道超車”

3月3日,深圳市發佈《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支持大模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在醫療服務領域,推動智能就醫、智能診療、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公共衛生管理以及醫用機器人等落地應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範醫院,構建“預防-診療-康復”全鏈條智能服務體系。

在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的支持下,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多部門,深入實施醫學人工智能聯合創新行動計劃,建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爲推進醫學人工智能發展提供算力、語料庫、大模型、應用場景等支持,推進優秀人工智能產品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普及應用,形成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規模化示範效應。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已形成“政策引導+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產業集聚”的完整生態鏈,覆蓋診斷、治療、健康管理、藥物研發等全鏈條。

數智健康聯合創新實驗室已在深圳市健研數管中心成立,該實驗室將是深圳衛生健康數字化系統工程的重要創新載體、核心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和創新場景應用推廣的關鍵策源地。2月底,該實驗室通過本地部署在醫療衛生專網(域內)醫學人工智能創新平臺上的DeepSeek遠程賦能南山區人民醫院,72小時內成功打造基於本地部署DeepSeek-R1 671B滿血版大模型的病案編碼智能審覈、門診病歷智能質控、門診診療方案智能推薦等三大醫療應用場景。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一旦向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康機構推廣,就能加速全市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標同質,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均質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人工智能+”將引領深圳衛生健康事業“換道超車”,探索出一條智慧化轉型的“深圳路徑”。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透露,根據規劃,到2027年年底,人工智能將深度滲透到深圳的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學教育等各個領域,醫療健康大數據、人才、資金、算力、算法等將爲深圳的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深圳還將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藥械專業園區,建設若干個人工智能+藥械研發平臺,形成一批示範性強的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打造2至3家AI示範醫院,建設1至2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示範區,推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形成集聚效應。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