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賣房人要瘋了。。

隨着三月謝幕,四月如期而至。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週深圳二手房錄得量1714套,環比下降3.7%,近一個月的錄得量在7117套。

另一方面,掛牌量仍在上升。

截至3月30日,全市有效在售房源爲71590套,較上週增加1770套,一個月新增3928套。

掛牌量居高不下,深圳期待的鬆綁政策還沒落地,市場整體趨於平穩。

這種情況下,賣房人該怎麼應對?

教你當下買房賣房的核心邏輯,讓資產保值!

01

現在這個時候,業主純賣房,就是賣了就不買,徹底離開牌桌的,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

即使偶爾有一兩套真筍盤出現,基本也比較快能夠成交。

大多數都是奔着改善置換去的。

所以觀察市場上的掛牌房源你會發現,房產類型大部分較爲相似:

差不多的地段,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結構。

從賣房置換的角度,這時候如果你手上拿的是差房子,那麼就要抓緊賣。

要和你身處同樣境況的賣房人搶時間。

具體操作上,房產置換想要提高效率或不吃虧,可以買賣同步進行。

就是先確定自己要買的房子,具體到地段、小區和戶型,算清楚首付和月供,再根據實際情況去推進賣房節奏。

這樣既能避免舊房賤賣、新房買貴,還能卡準換房時間差。

特別注意,如果是無電梯房、老式塔樓、遠郊動遷房、奇葩戶型等這類硬傷房,千萬別左右搖擺,也不要幻想擡價,珍惜每一個誠意買家。

市場是不斷輪動的,等輪到尾部資產的時候,那些頭部資產早就經歷了一輪驚濤駭浪的行情。

02

深圳樓市,說到底是一個政策市。

一旦有強刺激政策出現,市場情緒就會立竿見影,剛需們如雨後春筍般迸發而出;反過來,如果情緒冷卻,這時候普通賣家就很容易被某些中介拿捏。

常見的騷操作就是負面消息轟炸,整天給你發些有的沒的,目的是讓你低價賣,以快速成交。

像去年8、9月份,深圳樓市就出現了不少超低價房源,比如當時700萬賣的房子,929新政後反彈上漲至800萬。

如果業主着急用錢,這是沒辦法,市場行情擺在那裡,想快點變現只能以價換量。也正因爲市場上永遠有人缺錢、信息存在不對稱等原因,任何時候都有筍盤,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把握住。

但如果是單純迫於環境壓力賤賣房子,這就未免太可惜。

現在深圳二手房掛牌量突破7萬套,看到網上有人說:“深圳樓市完了,這麼多在售房源,業主很快又要踩踏出貨了。”

對於普通賣家而言,我倒覺得沒必要理會這些言論,根據實際情況和從資產本身的角度出發即可。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去年9月30日,深圳有效二手在售房源6.44萬套,今年3月30日是7.15萬套,半年不過新增7000多套。這還是在取消限售的情況下。

其次,這半年以來,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幾次創新高,單月突破5000套、突破7000套,說明市場流動性並無問題。

最關鍵的是,政策還會持續發力。看昨天南京發佈“房七條”新政,不僅全面取消限售,連公積金全家桶政策都出來了,簡單來說就是允許直系親屬公積金支付首付。

在房地產救市這條道路上,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03

其實很多時候,數據只能作爲一個參照物,不能代表市場全貌。

比如說租賃市場,Wind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和深圳,去年房租跌回2015-2017年的水平。

別的城市不好評論,但是在深圳,你去問問租房住的打工人,很多人的體感是:我信你個鬼,房東不漲價就不錯了,還想降價,門都沒有……

即便房租真的下降,對很多房東來說,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生活該幹嘛幹嘛。因爲在深圳樓市,少數人擁有多套房子,這是常態。哪怕每個月少收點租金,日子照樣過得比大多數人瀟灑。

所以,你要深入瞭解市場,就不能只看一個數據。

就像在買新房的時候,不能只緊盯着價格打了多少折,還要對比周邊二手房真實成交價、同競品新盤得房率等維度,更重要的是考慮片區未來的成長性。

對於購房者而言,但凡你注重資產價值,一定要避開沒有優質產業、沒有地鐵的板塊,地段在先,品質在後,價格需要綜合對比才更有意義。尤其是剛需羣體,當下的選擇依舊很多,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買房和換房作爲普通人的超大額支出,同時又是極其低頻的行爲,絕大部分人都缺乏經驗。而缺乏經驗卻要做如此重大的抉擇,做對了當然皆大歡喜,做錯了很可能會悔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