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大力推進“兩重”建設 今年擬完成新型基礎設施投資1600億元

2月25日,深圳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2025年深圳將推動產業加快向高向新向優升級,發展壯大“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全力競逐人工智能、低空與空天等產業新賽道。

覃偉中在回顧過去一年工作時表示,去年,深圳在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方面取得新的積極成效。2024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達3.68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達5.4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創近13年新高;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1萬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總量躍居全國城市首位。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5年經濟社會主要預期目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0%,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新增就業20萬人。

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報告提出,2025年深圳將堅持保投產、保續建、促新開、強儲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同比增長8%。深圳將大力推進“兩重”建設,優化現代化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和功能,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300億元、新型基礎設施投資1600億元。

報告表示,2025年深圳將推動產業加快向高向新向優升級,主動適應並引領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壯大“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深圳將鞏固提升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等產業在全球版圖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實施“ICT+”行動、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全力競逐人工智能、低空與空天等產業新賽道,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算法理論、智算芯片、具身智能、高階智駕、端側輕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打造超智協同、異構融合、訓推一體、普惠泛在的可持續訓力供給體系,豐富發展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加快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爭創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試點,率先實現全球首個全市域級空天地一體化低空通感網絡全覆蓋。

報告提出,2025年深圳將高水平打造中國軟件名城,加快國產核心軟件規模化推廣應用,支持開源軟件、鴻蒙原生應用發展,建成深圳工業軟件園。同時,深圳還將打造高能級國際貿易樞紐。擴大優勢產業產品出口規模,加強先進技術設備及關鍵零部件、大宗能源、優質農產品等重點商品進口,高質量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持續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東盟、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