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兒「愛接送」難預約 高雄將研議兒童專屬方案
高市議員黃彥毓今(22)日揭露,現行「愛接送」身心障礙者交通服務雖標榜全年齡適用,但有名家長照顧罕病輪椅童多年,卻預約屢屢失敗。(黃彥毓提供)
高市議員黃彥毓今(22)日揭露,現行「愛接送」身心障礙者交通服務雖標榜全年齡適用,但有名家長照顧罕病輪椅兒童多年,卻預約屢屢失敗,不禁感嘆「我不想一直把他關在家,在他有限的歲月裡,我想多帶他出去,但預約不到任何1臺車」,社會局長蔡宛芬迴應,將跨局處研擬兒童專屬派車方案。
黃彥毓質詢時指出,現行「愛接送」身心障礙者交通服務,實務上卻未設計兒童專屬派車邏輯,導致不少身障家庭在固定通學、復健就醫等重複性交通需求上屢屢落空。
黃彥毓收到1件陳情案,他指出,有家長照顧罕病輪椅兒童多年,卻經常因派車預約失敗,而被迫取消原定外出活動,讓家長感嘆「我不想一直把他關在家,在他有限的歲月裡,我想多帶他出去,但預約不到任何1臺車」。
黃彥毓質疑,「愛接送」號稱便民,但高雄有4000多名0至18歲身心障礙者,其中2399人正值義務教育年齡,但現行制度並未針對學齡或高照顧強度的兒童設計通學優先排序與調度機制,使這些家庭在既有派車制度中反覆被排擠。
因此,他呼籲,市府應正視兒童使用者特殊情境,盤點不同年齡層派車成功率,補強調度邏輯,並整合教育局、社會局與交通局資料系統,建立橫向協調與穩定派遣機制,讓真正需要的孩子不必再靠「搶快」纔有車可搭。
對此,社會局長蔡宛芬答詢時迴應,將召開跨局處會議,針對兒童身障者交通需求專案討論,未來由社會局主責,整合教育與交通端資源,針對通學與復健等需求設計新的調度模式,改善現行制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