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山間車禍陷“羅生門”,檢察機關介入挖出“頂包”真相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檢察官,你們追查真相還我們一個清白,想盡辦法幫我們活下去,法律真的不是冰冷的,是力量,還是希望。”近日,任晉的母親在收到第一筆賠償款後,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下稱“峨邊縣”)承辦檢察官發來這樣一條微信。
任晉是因爲一起車禍喪生的。時間回到2023年11月的那個深夜,在峨邊縣某鎮的盤山公路上,一輛重型自卸貨車剎車突然失靈。刺耳的金屬摩擦聲劃破了夜空的寧靜,車輛隨即側翻于山谷中,駕駛室的三人一死兩傷。這場看似意外的車禍,卻陷入真相不明的“羅生門”。
準駕不符引發“頂包”串供
來自貴州省思南縣的向凱與李盛是叔侄倆,合夥購買了一輛重型自卸貨車,因二人的駕駛證類型均不能駕駛該貨車,於是叔叔向凱便僱用了來自貴州省興仁市的司機任晉,三人一起跑運輸。
案發當天,任晉駕駛滿載礦石的貨車駛經峨邊。因天色已晚加上路況不熟,任晉疲憊不堪,便向向凱提出自己已無精力駕駛,要求停車休息。由於貨物交付期限將至,延遲交付會賠付違約金,情急之下,不能駕駛該車輛的向凱坐上了駕駛位。在一個長下坡路段,向凱突然發現車輛的剎車已經完全失效,三人眼見車輛即將失控,紛紛決定跳車逃生,向凱與任晉縱身跳下之後,李盛因遲疑片刻隨車輛跌入山谷。任晉被失控的車輛碾壓後當場死亡,向凱和李盛也身受重傷。
事故發生後,向凱知道自己的駕駛行爲屬於準駕不符,保險公司不會賠償此次事故,爲逃避責任,在交警到場前,向凱交代侄子李盛,一定要咬定死者任晉纔是駕駛員。
查清疑點穿透謊言
“如果車輛是由任晉駕駛,爲何任晉的跳車方向在車輛行駛方向的右邊?”依法介入引導偵查的峨邊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指出了本案疑點。
儘管事故現場的勘驗結果指向車輛不是由任晉駕駛,但車輛EDR(數據記錄器)損毀,正對駕駛室的監控數據丟失,案發路段處於天眼監控死角,唯一目擊證人李盛在詢問中多次改口,導致直接定案證據鏈薄弱。若堅持追查真相,任晉家屬可能失去保險賠償;若放任“頂包”,真兇將逍遙法外。“必須查清真相,堅持公正司法!”承辦檢察官暗下決心。
檢察官通過仔細查看沿途監控碎片數據,逐一走訪沿途加油站和加水點梳理遺漏線索。在開展偵查實驗覆盤案發具體情況時,檢察官通過測量駕駛員座椅與剎車、油門的距離,結合正常成年男性的身體比例推算,當時的駕駛員大腿長度應該是71-73釐米左右,“任晉大腿長度爲78釐米,向凱大腿長度爲71釐米!”“剎車和油門踏板上的鞋印,也與向凱當時所穿的鞋完全吻合!”另外,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機關提取到擋把、方向盤、轉向燈撥杆、車門內側把手的生物痕跡,並進行對比,用完整的證據拼圖證實向凱纔是事發司機,擊破了向凱的謊言。面對如山鐵證,向凱終於承認:“車是我開的,我認罪。”今年8月12日,峨邊縣檢察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對向凱提起公訴,目前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
異地促和找到“最優解”
交通肇事罪得以認定,賠償又陷入困局:謀生的貨車已報廢,保險公司拒賠,向凱因這次車禍喪失了勞動能力,妻子無業,四個子女需要撫養,家裡積蓄也在向凱一次次的治療中消耗殆盡。任晉是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留有長年生病的母親和年幼上學的兒子,原本就勉強度日的家庭在其離世後一下子陷入困境。由於賠償款遲遲無法到位,兩家之間的關係也是劍拔弩張。
“法律不是讓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找到解決方案、化解矛盾。”今年6月,峨邊縣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檢察官奔赴興仁,邀請雙方坐在一起敞開心扉交流,促成雙方達成了分期賠償協議。
承辦檢察官還聯繫了當地一家企業,爲向凱的妻子找到了一個倉庫管理工作。“現在有了盼頭,我一定按月支付賠償款!”攥着勞動合同的向凱紅了眼眶。
峨邊縣檢察院還啓動了司法救助程序,今年8月初,該院聯合樂山市檢察院、峨邊縣公安局申請到司法救助金,連同當地愛心企業捐款一併送到了任晉母親手上。至此,任晉母親日常吃藥的開銷和任晉兒子讀書生活費終於有了着落。
(文中案件當事人均爲化名)
作者:李敏 王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