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中歐奧地利開拓非美市場 IEAT與維也納商務局締盟

▲IEAT副理事長許介立(左)、VBA局長Dominic Weiss(右)代表簽署MOU。駐奧地利代表處劉玄詠大使(中)見證觀禮。(圖/IEAT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臺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本月5日由歐洲委員會主委許介立副理事長與維也納商務局(VBA)Dominic Weiss局長簽署合作備忘錄締結姐妹會,並由駐奧地利代表處劉玄詠大使見證。IEAT除了看準中歐地區將因俄烏戰爭結束後可能帶來的相關重建商機,也在美國關稅衝擊下,爲會員開拓非美市場。

這是IEAT首度與奧地利重要工商團體締結姐妹會,成爲IEAT全球第61個合作國家、第183個姐妹會,深化臺奧的經貿交流,爲臺灣企業在中歐洲貿易及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開啓新平臺。

此行系由許介立率公會理監事一行9人前往奧地利開拓新的經貿合作機會,他在簽約致詞時也指出,奧地利具備優越的研發環境與完整創新生態系,經濟結構以中小企業爲主體,產業發展靈活且具創新力,維也納更是歐洲智慧城市與永續技術發展的重要樞紐。

期望透過此次MOU簽訂,進一步拓展本會在中歐的夥伴網絡、強化臺灣在歐洲市場的產業鏈結與策略佈局,推動臺奧在綠色能源、資訊科技、生技醫療等領域科技與創新產業的交流合作,並協助會員企業把握歐洲市場的新興商機。

VBA局長Dominic Weiss表示,該局是由維也納市政府設立的官方經濟發展機構,致力於支持本地與國際企業在維也納的設立與拓展,提供包含市場研究、資金補助、創業支持與國際媒合等多元服務。在推動智慧城市、創新產業及永續投資方面成果斐然,爲維也納吸引衆多國際企業與新創進駐的重要平臺。

面對全球快速變遷的挑戰,維也納在城市管理與產業創新領域皆須加速轉型,因此,VBA特別重視與理念契合的國際夥伴合作,未來期待與IEAT在資通訊科技(ICT)、能源等領域展開更實質的交流與連結。VBA也將致力成爲臺灣企業拓展當地市場與進入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橋樑與後盾。

劉玄詠大使則表示,雖然他本身爲藝術背景出身,但自上任以來首要任務即鞏固並擴大臺奧雙邊貿易鏈。目前臺奧雙邊年貿易額僅有十幾億歐元,若能將貿易額逐步提升至50億、60億甚至100億歐元,就能創造更多商機與互動機會。本次IEAT與VBA簽署MOU展開雙邊實質合作,正是一個絕佳契機,共同爲推動臺奧經貿合作努力。

▲IEAT理監事任務團與奧地利維也納商務局紀念合影。(圖/IEAT提供)

IEAT訪團此行也拜訪了維也納知名的「Aspern河濱區」,該區爲歐洲最大都市開發計劃之一的智慧城市典範,規劃面積達240公頃,容納超過2萬名居民與數千個就業機會,是集交通導向開發、綠能住宅、智慧基礎建設與科技研發於一體的創新聚落。

作爲歐洲智慧城市政策的實踐典範,Aspern已吸引衆多國際企業與新創機構進駐,是國際上觀察都市永續發展趨勢的焦點。在VBA的安排下IEAT特別前往ASCR(Aspern Smart City Research)研究展示中心及Incus GmbH 3D列印公司進行參訪,深入瞭解智慧科技的結合與應用。

▲IEAT訪團參訪Aspern湖濱區及Incus 3D列印公司。(圖/IEAT提供)

ASCR是維也納市政府與Siemens等企業共同成立的研究機構,專注於智慧電網、建築能源管理與城市數位化等創新領域,並提供真實城市場域測試與技術展示平臺,展現維也納作爲智慧城市先驅的綜合實力。Incus GmbH則是專精3D金屬列印技術的新創公司,是全球少數能以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術進行金屬列印的專業廠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太、汽車與醫療產業。該公司透過開發節能、材料使用效率高的列印方案,在全球積層製造領域中備受矚目。

隨着國際地緣政治危機衝突帶來的全球經濟重整,看準中歐地區將因俄烏戰爭結束後可能帶來的相關重建商機,世界各國看準未來在基礎建設、製造業及數位科技將存有潛在的龐大市場商機,故將該地區列爲競相提前佈署並投入開發之重要市場。

爲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協助廠商分散市場,IEAT積極推動與歐洲關鍵經濟體合作。此次與奧地利締盟,正是協助我國業界有效開拓非美市場、促使廠商進行多元化的國際市場佈局,進一步大幅提升臺灣廠商的全球競爭力。VBA作爲中歐創新樞紐,在歐洲產業政策與智慧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IEAT此行正是推動多元全球佈局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