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入學法政缺額多…法律系還值得讀嗎?過來人列5類型「不適合念」

考生示意圖。圖/AI生成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制度中,法政學羣名額使用率僅剩約71%,導致包括臺大、政大在內的多所頂尖法律系出現缺額,顯見過往具有明星光環的法律系對學子們的吸引力降低,引發討論。

在114學年度申請入學放榜後,據報導法政學羣名額使用率僅有71%,較其他熱門學羣低。素來熱門的臺大、政大法律系今年均未招滿,臺大法學組甚至剩下5個缺額,政治系也缺額較多。招生專家指出,少子化與數乙首次入測影響志願填報,同時學生興趣轉向科技及二類組科系,也是法學報考熱度下降的主因。

除了大環境影響學生們多選擇理工科系外,《104職場力》曾有一篇針對法律系的探討文章,內文提及念法律的未來並非一定光明,光是門檻超高的國考就足以讓許多高材生吃盡苦頭,「曾經的通過率是10%,最近多了400分門檻,通過率大概是6–8%,是所有需要國考的科系裡面最硬的門檻」,而且即使放棄一切只專注備考,也不一定能考過,因爲範圍大、題目少,「你的分數就取決於當下考出來的一兩題,簡而言之,運氣影響很大」。

就算好不容易考上,還要面對5個月的實習期,實習缺也很難找。熬過平均薪水2.5萬的實習期,當上律師後加班是常態,薪水頂標也只有7、8萬,想要到達像電視裡發大財的律師,「往往是超高工時,犧牲私人生活所換來」。

文章最後列出5種不適合念法律的人:想賺大錢、追求 work-life balance、想移居國外、討厭考試、英文不好;以及4種適合念法律的人:想考公職、英文不好、喜歡背誦、想和一羣對議題有着獨到見解、精闢思考的人當同學。作者呼籲學弟妹們不要輕易放棄物理化學數學等理科,保留選擇其他科系的機會,「選科系真的要冷靜,多聽父母建言,多查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