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小組 亞洲首個高空滲透部隊

空降神兵:航空特戰80載(黎明文化)

當時任「空降步兵教導團」團長的俞伯音將軍於1960年10月訪美,除考察「布拉格堡」(Fort Bragg)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的傘兵訓練設施與第18空降軍的野戰演習外,更深受美軍安排的高空(1萬呎以上)定點着陸表演所吸引,因此在返國後即有組建類似單位的想法。其實美國陸軍早在1959年就正式組建了一支陸軍的傘兵隊,後來正式命名爲「金騎士」(Golden Knights)並於1961年年中被賦予作爲美國陸軍官方的空中表演部隊,與美國海軍的「藍天使」(Blue Angels)、空軍的「雷鳥」(Thunderbirds)飛行小組一樣,擔負着對外宣傳的公共關係和招募任務。

而當時美國陸軍第82或101空降師,麾下都有一個「高空滲透小組」,能夠執行較一般傘兵更艱難的高空滲透行動,在敵後襲擾破壞,執行特種情報的蒐集任務。而這一個組建的構想後來演變成「神龍小組」創立的宗旨,並在當時「空降步兵教導團」團長俞伯音將軍的支持下,於1962年春開始着手成立一支平時具有跳傘特技、戰時能執行高空滲透作戰的小組。在這個構想下,集合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跳傘好手,讓這一支跳傘特技小組逐漸成形,並於同年11月先總統率高級將領們在壽山射擊場的時機大秀傘技而獲得層峰肯定,自此得以名正言順的擴大編組。這種單位的成軍,讓中華民國成爲亞洲第一個擁有「高空滲透小組」的國家,也羨煞不少國家。

「神龍小組」在成立之後,旋即在島內各地展開高空特技跳傘的表演活動,小組人員在1萬4千呎的高空,跳離飛機後歷經 75秒才拉開,降落傘下降的速度爲7呎/秒(當時一般傘兵使用的主傘下降速度爲16-24呎/秒),在張傘以前的空中滑行階段,組員們進行諸如交叉通過、兩人空中交會、疊傘等技術高超的驚險動作,以公開表演的方式提高青年們對於跳傘的興趣,進而有意願投入傘兵的行列。甚至,官方在當時(1974年)的臺北青年公園內還設置了傘訓中心,而教練也都是陸軍「神龍小組」的隊員出身,吸引年輕人前來體驗刺激的跳傘訓練就更具有說服力。

「神龍小組」自成立,在國內已經成功執行無數次的跳傘表演,平時國慶與重要的營區開放活動,國人也常可以見到他們以精湛的操傘技術演出,也曾赴馬來西亞、西德、南非、美國、新加坡、法國、澳大利亞、約旦、瓜地馬拉等國家參加超過卅場競賽。最近一場最值得紀錄的,不外乎是在2011年10月10日慶祝100年的國慶活動中,「神龍小組」又實施了一場空降在中華民國總統府前廣場的歷史性任務,而帶隊跳出機門的正是時任「航空特戰指揮部」的副指揮官黃指恩少將,充分展現出傘兵一貫「身先士卒、臨陣當先」的幹部領導作風。(四之三:摘自黎明文化《空降神兵》: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