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汽車轉投HI模式,朱華榮的115億豪賭能贏嗎?

引言:在年初業績說明會上,朱華榮還特意強調了:長安汽車依託“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網絡,在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積極佈局,建立了17家科技公司和16個研發中心,擁有超過1.8萬名研發人員,形成了雄厚的研發實力!

好傢伙,六國十地,全球化研發佈局,17家科技公司+16個研發中心,超過1.8萬名研發人員......

結果就是真正實操應用的時候,還是華爲乾崑智能香?從阿維塔到深藍,相繼都要依靠華爲的智能化尤其智駕技術?

既然如此,那長安自己的什麼這戰略那計劃,不都是花拳繡腿做做樣子嗎?喊喊口號還行,實戰量產應用的時候,全是個P?

左手超級增程,右手乾崑智能,深藍S07卷麻了......

問題是,步阿維塔後塵加入華爲HI模式之後,深藍汽車真的贏麻了嗎?還是無可奈何,隨阿維塔一起當了個冤大頭和接盤俠?

樂逗汽車注意到,在阿維塔11(參數丨圖片)5億大手筆投資入股華爲全資子公司引望的同時,長安汽車旗下另一個新能源電動化品牌——深藍汽車,也加快了與華爲合作的步伐。

以深藍汽車今年最重磅的新品S07爲例,新車不僅在營銷層面大寫加粗的強調了,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爲乾崑智能,在實際產品上市定配定價等環節,也可謂是顯著提升了“含華量”!

無論是增程版還是純電版車型,都安排上了乾崑智駕版。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高調宣稱,將攜手華爲打造比特斯拉更好的智能電動汽車。

援引鄧承浩的說辭,深藍汽車目標成爲國企中首個實現規模、盈利雙突破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構建“國企深藍、民企比亞迪、外企特斯拉”的“深比特”新發展格局。

未來,深藍汽車聯合華爲乾崑智能,將以1+1>2的效果,打破現有新能源汽車發展限制,成爲汽車產業電動化和智能化提速最典型樣本。

不得不說,深藍汽車及鄧承浩的相關構想和願景,確實很美好;

但如果結合長安汽車的身份地位、及過去近十年的深入佈局和實際投入來看,不由得讓人唏噓和感嘆:

從朱華榮到鄧承浩,這些個高高在上的領導BOSS們,無不在用自己的盲目行動,狠狠打了上萬名長安汽車研發工程師的臉!

試問,在新能源電動智能汽車領域,僅僅是過去十年來,從徐留平到張寶林,再到如今長安汽車新一任掌舵者朱華榮;

前前後後累計投入了多少的資源,人力物力財力,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等維度,長安都很有針對性的發佈了雄心勃勃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樞等宏大戰略計劃......

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爲何這麼多年過去,如此多的資源和時間投入,換來的依舊是如此不堪的結果——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到頭來不僅阿維塔品牌,就連深藍品牌,在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智能化領域,不得不求助於華爲車BU,相繼抱起了華爲車BU的大腿?!

莫非,長安汽車大張旗鼓費時費力搞的這些個宏大戰略,電動化+智能化佈局和技術積澱,不過是花拳繡腿做做樣子,喊喊口號還行,真正實戰的時候不頂用沒有市場競爭力?

樂逗汽車認爲,顯然不會也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再不濟,長安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佈局,不說在一衆國有車企、傳統自主車企當中應該位居前列,最起碼,肯定不會比什麼蔚來理想小鵬、以及今年剛有首款新車上市的小米汽車們弱吧?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上述絕大多數車企友商、尤其這些個根基弱進入造車行業也沒多少年的新勢力,普遍都沒有選擇抱華爲智能化大腿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爲何要妄自菲薄極不自信的捆綁華爲智能化技術?

記得在年初舉行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還言辭鑿鑿信誓旦旦地對外表示,回顧過去一年,長安汽車在應對行業調整和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繼續保持了穩步向前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長安汽車堅定推進的“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以及深入推進的“三大計劃”,即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和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

其中在談及上述宏大戰略計劃時,老朱還特意強調了,長安汽車依託“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網絡,在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積極佈局,建立了17家科技公司和16個研發中心,擁有超過1.8萬名研發人員,形成了雄厚的研發實力!

好傢伙,六國十地,全球化研發佈局,17家科技公司+16個研發中心,超過1.8萬名研發人員......

結果就是真正實操應用的時候,還是華爲乾崑智能香?從阿維塔到深藍,相繼都要依靠華爲的智能化尤其智駕技術?

這是讓人大跌眼鏡和相當無語!這不是狠狠打這1.8萬名研發工程師們的臉嗎?這不是活生生浪費和糟蹋國家及納稅人的錢嗎?

早知如此,長安上述這些個費時費力、費錢費人的宏大電動化智能化戰略佈局,還搞個屁啊!省出來的資源和錢,直接拿來投資購買及使用華爲的技術不就得了。

艱苦創業,自力更生,開放合作,兼容幷蓄,這些本來並不矛盾。

就長安汽車來看,如果說阿維塔從一開始就是定位CHN,長安華爲寧德時代三巨頭共同培育和打造,所以阿維塔在智能化層面全面擁抱華爲智能化技術,還無可厚非。

但現在的情況是,作爲三巨頭之一的華爲方面,不僅沒有真金白銀給阿維塔投資入股,還反過頭來伸手要阿維塔的115億鉅額投資,明擺着沒把阿維塔當作“親兒子”不說,還堂而皇之來榨乾它的血!

阿維塔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怎麼深藍汽車也跟着犯糊塗,前赴後繼甘當冤大頭和接盤俠?

衆所周知,華爲的東西普遍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毫無性價比,深藍S07的乾崑智駕版定價也明顯比常規版貴了不止一兩萬,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的是消費者買單!

所以說,華爲雖好雖強,但對於造車這件事,哪怕是智能電動車,也頂多扮演的是一個錦上添花和供應商的角色,不是非得華爲不可。

從阿維塔到深藍汽車,長安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本末倒置反主爲客,不以自身的技術爲優先級,反倒前赴後繼不斷加碼轉投華爲車BU的懷抱,真不知是超不自信還是另有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