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極智能:有望開啓第五次工業革命?

媒體上有很多關於中國的一個小型大型語言模型(LLM)突然戳破“人工智能泡沫”的議論,在過去兩年裡,這個泡沫曾讓英偉達股價飆升至可與蘋果匹敵。

但我們不想從觀察者那裡獲取分析結果,而是想了解那些正在快速創造新未來的經濟引擎和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DeepSeek敲響的警鐘並不是“中國能以更低成本做到,所以人工智能是個泡沫!”

而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發展速度比任何人意識到的都要快。五年後世界將大不相同。所以是時候集中精力並快速投資了。”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推動這種加速的三大主要力量,以及如何據此調整我們的投資組合。

力量1:超大規模企業着眼於5年後的投資回報率

上個月股市出現的很多恐慌情緒(納斯達克指數在一個週一早晨低開3%),是源於一種假設引發的歇斯底里,這種假設是四大數據中心建設者的資本支出投資將突然回落,因爲據說其他方“以更低成本做了某事”。

不僅DeepSeek的投資金額計算有誤,而且微軟、亞馬遜、字母表(谷歌母公司)和元(臉書母公司)正認真地圍繞人工智能的所有表現形式(不僅僅是大型語言模型)進行長期建設,這些表現形式將在未來五年極大地改變世界,包括超大規模自動化、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生命科學革命,以及能源和材料方面令人驚歎的創新。

這就是爲什麼在過去幾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我們聽到他們重申其資本支出計劃,該計劃將使今年的支出比2024年高出40%,超過3200億美元。就連甲骨文的拉里·埃裡森去年的長期預測也讓我們驚歎:“我們有162個數據中心……我們希望再增加1000到2000個。”

我確信不難想象,埃隆·馬斯克在開發支持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擎天柱人形機器人所需的先進計算基礎設施,或者發佈他聲稱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工智能”的Grok 3大型語言模型時,也不會停止投資。

馬斯克位於孟菲斯的xAI數據中心,代號爲“巨人”,去年10月首次啓用時配備了10萬片英偉達H100 GPU。在週一晚上Grok 3發佈後我們現在得知,又增加了10萬片GPU用於訓練和支持這個最新的大型語言模型。據說,他希望擴展到100萬片GPU,並且迫不及待地想拿到布萊克韋爾GB200芯片。

力量 #2:第五次工業革命

這是所有那些投資的潛在動機。從這個角度看,第四次工業革命大約從1995年持續到21世紀10年代後期,主要是關於連接性、數據、設備、指數級半導體功率、激增的互聯網帶寬以及軟件生產力工具的爆發所產生的協同效應。

谷歌、智能手機、物聯網、3D打印、雲計算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成了家喻戶曉的詞。

第五次工業革命(5th - IR)給所有這些行業的加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有望將數字、物理和生物系統融合爲通用人工智能(AGI)——當機器智能在所有認知任務中持續複製人類智能的時候。

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的實現將意味着醫學、能源、材料、工程、製造、交通、農業和科學領域的知識和效率的大爆發。我不能確切地說將會發生什麼,但我認爲可以安全地預測在未來五年內將會出現改變世界的科學進步、令人難以置信的新工具和效率提升、我們所熟知的大多數工作被顛覆以及大規模的通縮性創新。

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谷歌的一位主要人工智能研究員,在二十年前就預測到,隨着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能,我們將在2045年實現“奇點”。他一個鮮爲人知的預測是我們將在2045年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

嗯,我在這裡要告訴你們……它現在就在眼前了,近得我一想到它就脖子發麻。

隨着發展的步伐,隨着超大規模計算企業將英偉達GPU集羣構建得更大、更好、更快,那些構建通用人工智能(AGI)並且必須要證明其可行性的人也同意這一觀點。OpenAI的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超級碗星期日寫了一篇博客,他在博客中解釋了這一切如何比我預期的來得更快……

“到2035年,任何人都應該能夠調配相當於2025年所有人的智力資源;每個人都應該能夠獲取無限的智慧,以他們所能想象的任何方式加以引導。”

山姆的觀點是,正在興起的事物能夠以超指數級增長,創造出每美元的智能產出量,比摩爾定律“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因此,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隨着回報規模的擴大,投資將繼續涌入這個領域,就像當初投資半導體領域一樣。

現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山姆的觀點,即在第五次工業革命即將釋放巨大的經濟生產力和社會效益的背景下,它將如何賦能各個行業的個人和企業。

力量#3:智能體即將到來

深極智能(DeepSeek)讓我在人工智能技術及相關行業中交談過的專業人士清楚地認識到,它只是提高了一種名爲“自主智能體人工智能(Agentic AI)”的籌碼。

自主智能體人工智能指的是旨在無需人類直接干預就能自主執行任務和實現目標的人工智能系統,這類系統通常具備規劃、解決問題、決策,甚至相互協作的能力。

想象一下:在你將電子表格、長篇報告、財務計劃、投資提案、原始數據文件、深層網站,或者數小時的音頻和視頻部署到其他地方之前,你需要對它們進行分析、總結、註釋或者其他改進,有智能體可以做這些事。

想象一下律師、會計師,甚至醫生使用自主智能體人工智能工具、平臺、助手以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程序,每天的工作時長(以及計費時長——是的,他們不會喜歡這一點)減少數小時。

想想併購顧問、城市規劃師、各個領域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在做出改變職業生涯的報告之前,能夠開展深入研究來驗證或反駁他們的發現。

最後,想象一下你可以指揮多個智能體,在你睡覺時協同工作,按照你的設計來研究、構建和改進知識系統與自動化流程。我知道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早期採用者已經在這麼做了——尤其是試圖重塑自己職業生涯的軟件工程師。

人機協作、學習、自主、創造和能動作用的新時代即將來臨……這將使任何一位專業人士的技能、知識、時間和影響力成倍增長。

是的,這就是我們其他人的賈維斯(Jarvis)。雖然我們可能短期內不會都擁有自己的人形機器人,但人工智能“實體化”並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比會說話的冰箱離我們更近。

相信我。我不是編碼員或開發人員。但我剛剛花了兩個週末在Replit和Bolt(我的新“秘密助手”)上構建了一個青少年STEM教育應用程序。這是一次變革性的體驗,當時在消費電子展(CES)上黃仁勳(Jensen)用英偉達宇宙(NVIDIA Cosmos)構建“實體人工智能”基礎的話語還在我腦海中縈繞(是的,我看了他的主題演講好幾次)。

再次來自山姆·奧特曼(的觀點)……

“當下有大量人才缺乏資源來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果我們改變這種狀況,世界由此產生的創意成果將爲我們所有人帶來巨大的利益。”

這就是將能動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和實體型人工智能(physical AI)相結合的力量。工作變得更高效,同時新的行業和就業崗位也被創造出來。延森(Jensen)認爲機器人將成爲一個“數萬億美元的機遇”。

作爲投資者爲第五次工業革命做準備

我已經闡述過,DeepSeek時刻只會加劇構建更大、更好、更快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的競爭。

但它顯然也激發了一些新的競爭,這正在爲像你我這樣的用戶降低成本。Perplexity已經聲稱能以極低的成本提供OpenAI深度研究成果。關於相對質量存在爭議,但主題是山姆也提到過的:“使用特定水平人工智能的成本大約每12個月降低10倍,而更低的價格會帶來更多的使用量。”

我無法預測未來五年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和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取代的所有體力勞動和知識型工作崗位。但對於交叉技能培訓和提升技能能爲那些仍想學習、構建和做出貢獻的聰明人做些什麼,我仍然持樂觀態度。

也許你的“殺手級應用”僅僅就是持續投資對的股票。

那麼我們必須要問,銷售和利潤將流向何處?

有一個地方是肯定的:英偉達(NVIDIA)。它們將成爲核心(重心所在)。雖然自2022年低谷買入以來,我繼續持有英偉達股票約10倍的收益,但我也有一個特殊的交易策略,在創下新的歷史高點之前,從算法技巧和“膽小者”(“紙手”,指容易恐慌拋售的投資者)的波動中獲取更多的阿爾法收益(不,不是期權哦)。

我也一直在投資量子計算、網絡安全、機器人技術和軟件平臺即服務(PAAS)。雖然我們不能直接投資OpenAI、Perplexity或者Anthropic,但我們能在股市中找到大致能追蹤它們的替代標的(股票)。

當前的變革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以前我習慣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季度發展情況,現在每週都有驚人的事情發生。所以在2月26日英偉達公佈財報之前,以及3月17日GTC(圖形處理器技術大會)這個大秀開場之前,和我一起尋找機會吧。

如何找到有望跑贏大盤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