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鼻塞手術 沈耿仲助人重新呼吸
卓越耳鼻喉科診所院長沈耿仲。(沈耿仲提供/李念庭臺北傳真)
「鼻塞不會死人,卻非常痛苦」。卓越耳鼻喉科診所院長沈耿仲表示,許多人常以爲「忍一下就好」,但長期忽視鼻塞,可能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甚至演變成呼吸中止症、缺氧、慢性發炎等問題。深耕鼻塞手術十餘年、完成逾千次微創手術,沈耿仲秉持專業,幫助病人重新用鼻子呼吸,重拾睡眠和生活品質。
沈耿仲表示,自己受同爲醫師的長兄影響,加上天生喜歡與人互動,覺得醫師能和病人建立連結,滿適合自己,而走上醫學這條路。在臺大醫院服務約7年,決定出來自行開業,時間上更加彈性,臨牀上更有效率、執行力高且不受限,能自行採購新器材、依病人需求調整,如今邁入診所執業第6年。
沈耿仲說,耳鼻喉科很特別,不像傳統內外婦兒科一樣制式,從診斷、治療、開藥到開刀,都由耳鼻喉科醫師一手包辦,內外兼具,能更好掌握疾病,加上耳鼻喉科範圍廣,十分多元有趣,未來出路也很廣,因此決定選擇此科別。
許多人長期受鼻塞影響,雖不是大病,卻可能嚴重影響生活。沈耿仲說明,鼻塞大多是因爲鼻腔黏膜腫脹,有些人因過敏、反覆感染鼻竇炎,甚至感染新冠後鼻黏膜消不下去,成爲慢性問題,一般鼻塞只需藥物治療,但若長期用藥無效、嚴重干擾生活品質,就可能需要手術。
他分享,曾遇過一名早餐店老闆,鼻塞長達20~30年,過去總是淺眠、容易疲倦,直到進行微創鼻塞手術,「終於知道什麼叫睡飽」,晚上能用鼻子呼吸,找回好的睡眠品質,打呼問題也有所改善,夫妻關係更因此提升。
沈耿仲表示,鼻塞問題常被忽略,但長期無法用鼻子呼吸,不只辛苦,還會影響睡眠,出現失眠、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進而造成身體缺氧,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風險。
此外,熬夜也可能讓鼻塞更嚴重,鼻黏膜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控制,作息混亂導致神經失調、打破鼻腔循環,鼻子就會「罷工」,導致晚上鼻塞更嚴重,只能用嘴巴呼吸,當睡眠品質下降,就容易讓身體進入長期慢性發炎狀態。
沈耿仲提醒,保養鼻子的方式,包括戴口罩、少去人多場所、做好個人衛生防護,保持良好作息、少熬夜;因過敏造成鼻塞的患者,生活中應避免過敏原,善用除溼機、塵蟎防護套等來降低環境刺激。若鼻塞已嚴重影響睡眠或生活,應配合治療,改善鼻道通暢、重新用鼻子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