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羣帳號不是門牌 TWNIC 呼籲中小企業註冊專屬.tw域名

數位環境中詐騙與帳號仿冒層出不窮企業的「可信身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24 臺灣網路報告》指出,近三個月內有64.8%的臺灣民衆曾接觸詐騙訊息,其中3.56%實際受騙造成財損;警政署「165 打詐儀表板」統計顯示,2025年至今,詐騙財損金額已突破706億元,多數案件是透過社羣媒體與通訊平臺進行。匿名性與訊息傳播的速度,讓詐騙訊息更容易僞裝成真實資訊,削弱了大衆對整體線上溝通環境的信任。

TWNIC執行長餘若凡指出,企業選擇以社羣平臺作爲主要對外窗口時,會受到同樣的信任影響。一旦消費者對平臺環境產生疑慮,即使企業本身並無不當行爲,品牌的可信度仍可能受到波及。若再發生帳號被駭、被仿冒或遭停權的情況,顧客更難以分辨官方與假冒來源,企業多年累積的信任與流量可能在短時間內流失。

臺灣網商協會秘書長林原也指出,多數中小企業雖已數位轉型,但網站建置往往只是「靜態海報型」,缺乏會員、金流或互動功能。他以形象比喻提到,域名是門牌、虛擬主機是房子、網站內容是軟裝。沒有門牌,就像住在別人的房子,隨時可能被趕走;有了門牌與房子,纔有可能好好佈置與經營。若企業長期依賴社羣與電商平臺,就等於在替平臺打工,不僅需承受高額抽成,也受限於演算法與帳號規則,一旦被封鎖或降觸及,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

他進一步提醒,企業若僅依賴社羣與電商平臺,等於長期在替平臺打工。平臺不僅抽成高,還掌握演算法規則與顧客數據,企業一旦被降觸及或封鎖帳號,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這樣的結構,讓許多中小企業在數位時代仍然難以累積自有數據,更無法建立長期品牌資產。中小企業要邁向數位獨立,第一步就是註冊屬於自己的專屬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