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不要墜入烏克蘭噩夢情境

旺報社評

美國總統川普誇下海口要在上任第一天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就職百日將屆戰火卻依然猛烈。烏克蘭百姓仍承受着從天而降的飛彈襲擊,川普已有意打退堂鼓。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魔咒就糾纏着臺灣。臺烏同樣位於大國勢力交界處,烏克蘭乖舛的命運反射出臺灣處境的危殆,如何避免複製烏克蘭噩夢,是全民應面對的挑戰。

調停烏俄 川普偏袒普丁

當然,臺灣不是烏克蘭,烏克蘭已飽受戰火洗禮多年,臺灣尚能倖免於戰爭,但兩處都由美國扮演關鍵性角色,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決定。而美國是一個衰弱中的霸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川普的決策風格更讓人難以捉摸,美中關係將是臺灣最難以掌握的變數。

美國學者分析,烏克蘭戰爭是美中大戰的序幕,烏克蘭若潰敗,將鼓勵中共侵犯臺灣;若能阻止俄羅斯擴張,則可威懾中共武力犯臺。若美國降低對烏克蘭的支持致使俄羅斯西擴,美國將同時面對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美國若決心保護臺灣,就要堅定幫助烏克蘭戰勝俄羅斯。

川普希望儘快結束烏克蘭戰爭,以提升個人威望,達到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但俄烏仇恨太深,完全無互信可言,停戰條件與目標南轅北轍,美國居中調停阻力重重,川普備感挫折。

另一方面,川普偏袒俄羅斯總統普丁,輕視處於劣勢的烏克蘭,又拒絕讓歐洲國家參與談判。特別是他與副總統範斯在白宮聯手公開羞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不但令烏克蘭與歐洲國家心寒,更震撼國際社會,原來做川普的朋友比當敵人還要難。

面對膠着狀態,原本就缺乏「戰略定力」的川普已按耐不住。國務卿盧比歐揚言,談判若無進展,美國將就此打住;川普也威脅,假如有一方使談判變得困難,美國只有放空一切,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

老謀深算的普丁,深知俄羅斯在戰場上雖佔上風,但整體國力損失慘重,已無力發動全面攻勢,他深刻掌握川普人格特質,曾公開表示川普2020年大選勝利是被民主黨偷走,若川普當選就不會發生戰爭;2024年7月川普在賓州遇刺,普丁到私人教堂爲川普祈禱,普丁的小心眼贏得了川普的好感與支持。

普丁在美俄利雅德談判中提出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前提是要川普放棄烏克蘭,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川普大樂,隨即在個人社羣發文表示,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本週達成協議,結束衝突,「隨後雙方就可以和蓬勃發展的美國做生意,一起發大財!」在在說明川普不支持烏克蘭戰爭,在他眼中,地緣政治利益、自由民主價值、歐洲地區和平穩定不重要,美國至上的商業利益,他個人的意志纔是王道。

美俄交易 犧牲基輔利益

烏克蘭形勢撲朔迷離,在川普揚言撒手不管之後,峰迴路轉又出現轉機。《金融時報》報導,普丁釋出停火意願,已向川普提議,若雙方能達成和平協議,俄軍願意在當前戰線停手,不再進一步推進;華府也在內部討論一項潛在協議方案,其中可能包括承認克里米亞半島爲俄羅斯領土,並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俄方目前實際控制的烏克蘭東部4州部分地區,作爲停火條件之一。

爲了形塑「我談成了和平」形象,任何能夠加速烏克蘭停火方案都受到川普歡迎,飽受戰爭肆虐的烏克蘭現在反而要承受龐大壓力,甚至被迫做出讓步,成爲美俄交易下的棋子。

歐洲多國官員示警,普丁的「鬆口」恐怕只是策略性誘餌,意圖拉攏川普同意俄方其他強硬要求,並將這些條件強加在基輔政府身上。

臺灣與烏克蘭情況不同,也不宜類比,但單以川普迫不及待要脫離烏克蘭泥沼,拒絕對烏克蘭安全做出任何承諾與援助來看,臺灣必須深思,川普已多次拒絕對臺灣安全問題表態,未來更可能的情境是對臺海安全議題保持距離,民進黨所期望的「倚美抗中」將成爲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