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到卻仍「污名纏身」 玉山國家公園分享與蛇和平共處撇步
▲玉山塔塔加地區較常見的菊池氏龜殼花。(圖/玉山國家公園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今年是農曆蛇年,但蛇類長久以來在東西方社會文化中都揹負許多污名,也常在影視作品或神話故事中被冠上負面形象,因此大衆每每聞蛇色變,甚至欲除之而後快;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解釋,蛇類其實是生態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也能幫助人類降低農損或鼠疫發生的機會,希望國人都能正確看待野生動物。
玉管處表示,園區較常見的蛇類,以海拔高至低分別有菊池氏龜殼花、標蛇、臺灣赤煉蛇、駒井氏鈍頭蛇,以及百步蛇;而蛇類屬變溫動物,在氣溫低的冬天會降低活動量,因此在夏秋較容易觀察蛇類:如在夏季的塔塔加地區,常能觀察到步道旁有菊池氏龜殼花在石頭上做日光浴,傍晚時分的林道底層也常見正在橫越道路的標蛇,其暗土黃色身軀在光線照耀下,會閃爍美麗的彩虹色。
▲玉山塔塔加地區常見的標蛇。
玉管處說明,蛇的共通點就是「很怕人」,通常在人們發現牠的同時,就往樹叢或石縫逃竄;若是生性怕蛇的民衆,在下列狀況中發現蛇類時有幾點建議做法:1.戶外活動時,只要儘量走在規劃好的步道或較無雜枝落葉的路面上,保持距離就能相安無事,蛇不會主動攻擊,不過部分蛇類如百步蛇,因其保護色佳以及不易受驚動而回避人類的習性,有被踩踏而進行攻擊的風險;2.在室內/家中發現蛇類誤闖時,先冷靜查詢所在縣市負責捕蜂捉蛇業務的機關,尋求專業協助,讓蛇類重返大自然。
▲美麗的臺灣赤煉蛇。
3.若不幸被蛇類咬傷,須保持冷靜、記住蛇的特徵,並脫掉戒指、手鐲、手錶等物品,避免患部腫脹後卡住;接着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患部,鬆緊度以能夠插入一根手指頭爲原則,以減少毒液經淋巴迴流、避免產生患肢缺血癥狀,同時將患肢儘可能保持低於心臟的位置,切記不得冰敷,否則會使循環變差、組織大量壞死,最後儘速送醫,接受必要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