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博士」自稱「法學博士」? 彭文正披露內幕:問題大了

總統府19日發佈總統令,特任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爲駐英國公使。(本報系資料照)

總統府19日發佈總統令,特任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爲駐英國公使,被民衆黨團指控「學歷造假」。國科會21日澄清,江雅綺確有英國杜倫大學博士學位,惟畢業學院爲「社會科學與健康學院」,非原先登錄之「法學院」。對此,前臺大教授彭文正指出,因爲在申請國科會計劃時,有「學門」之區別,經費也不同。如果是社會健康博士,可能爭取不到跟法學相關的計劃補助。

江雅綺曾因學歷登載問題,科技部於2022年6月新聞稿指出,江在科技部擔任法規會專員所填寫「最高學歷主修學門系所」欄位,填寫爲「法學院」爲「不實學歷」。

國科會澄清,江雅綺確擁有英國杜倫大學博士學位,且畢業學院爲「社會科學與健康學院」。惟江於個人資料表中,最高學歷之主修學門系所欄位,均填寫「法學院」,雖此舉未構成違反學術倫理,但填寫錯誤屬實,因此也發函促請當事人更正,目前已更改爲「社會科學與健康學院」。

前臺大教授彭文正在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表示,江雅綺在國科會申請過程中,本身不是法學類,但是卻填了法學類,這問題大了!

彭文正披露,大學唯一較爲正式的學術經費、學術計劃來源,就是國科會(科技部)。大學教授如果沒有在國科會拿到一些計劃,就沒有經費可以做研究,也就沒有學術累積成果,而大部分升等會看有沒有國科會計劃,所以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問題來了!」彭文正解釋,江雅綺明明就不是法學博士,爲何要自稱法學博士?因爲在申請國科會計劃時,有「學門」之區別,例如電機學門、社會學門、醫學等,是不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經費。社會科學裡面,不同部門,經費也不同。

彭文正直言,如果是社會健康博士,可能爭取不到跟法學相關的計劃補助。而江雅綺的人脈可能都在法學界,如果一個人隻身在社會科學界,恐怕很不利。再加上也許法學類經費比較充足,而且比較主流,所以就自稱法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