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風氣轉變 車牌擬開放4
交通部公路局表示,不製作號牌「4」是順應我國民衆使用習性、民俗及民意。未來是否解禁使用,將徵詢各方意見後再行研議。(本報資料照片)
「4」的讀音似「死」,考量民俗忌諱,我國自2012年換髮新式車牌後,就不再把「4」列入車號。但許多駕駛認爲,社會風氣在改變,官方應解除該規定,把選擇權還給車主,過去2年也都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參與平臺提案。交通部公路局迴應,每年皆會進行民意調查,未來也可以徵詢相關團體及專家學者意見,重新檢討。
自2001年5月起,新發放的自用小客車車牌,個位數及十位數就不再使用「4」。到2004年3月,「4」消失在新發放的機車車牌中。由於國內車輛數變多,交通部在2012年推出新式車牌,前3碼爲英文、後4碼爲阿拉伯數字,「4」也完全去除在汽車車牌中。
日前有網友在PTT上抱怨,自己入手新車後,想選與「4」有關的車牌,才發現完全沒有牌號可選,直呼是「國家級迷信」。許多網友也在文章下批評「民智未開」、「我也想要選」、「英文不能用動物也很扯」、「自費爲啥不給選4」等。
今年初與去年中陸續有民衆在公共政策參與平臺上提案指出,現今社會風氣較開放,年輕人較不迷信傳統,許多人會以生日、諧音、網路梗等作爲選牌依據,新式車牌完全沒有數字「4」的存在,希望恢復。
其實不只數字「4」,公路局從2021年開始,每年都會在監理服務網進行調查,將不雅或諧音移除車牌,根據歷年調查結果,包括CDC(疾病管制署)、GY、GG(不雅諧音)、CCC(臺語諧音:死死死;或中文諧音:嘻嘻嘻)、CCK(死死去)、CCP(中國共產黨)等英文代碼都被移除。
交通部公路局表示,不製作號牌「4」是順應我國民衆使用習性、民俗以及民意。另考量車輛車牌英文代碼的特殊含義或其合適性,會因不同觀點而有所差異,若調查不合適比例達10%以上,就列爲暫時保留、不製作。未來是否解禁使用,將徵詢相關團體及專家學者意見後再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