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人口總數一直降...房價也會扛不住?行家:「淨流入」纔是關鍵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最近常被問到:「少子化是不是會導致房價下跌?因爲買房的人變少了。」如果只看全國總人口數,確實呈現下降趨勢。但房價的保值與否,更直接的關鍵是買房需求。而影響需求的不只是人口總量,「人口淨流入」纔是更精準的觀察指標。
什麼是「人口淨流入」?指的是某個地區,遷入人口多於遷出人口的情況。
舉例:
假設某地區總人口爲 10 萬人,雖然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人口總數呈現下滑,但如果一年有 3,000 人遷入、僅 1,000 人遷出,人口淨流入仍是 +2,000 人。
這些新增人口,可能因工作機會、交通便利、生活機能等因素而來,也會帶動租屋與購屋需求。
區域性的「人口淨流入」纔是關鍵,若人口持續淨流入,即使全國人口減少,當地房價仍有支撐力。
反之,即使沒有少子化,長期淨流出、空屋率高的地區,房價仍容易走弱。
從下表可見,除了臺北市與新竹市外,其餘六都人口淨流入皆爲正成長。
其中,臺北市的情況最爲特殊——人口淨流出達數萬人,是六都中外移最明顯的城市。
雖然擁有全臺最完整的生活機能、醫療資源與就業機會,但高房價長期壓縮剛性需求,迫使購屋族外移至新北、桃園等房價相對親民的區域。
再加上可供新案開發的土地有限,市場多爲中小坪數公寓、華廈與高齡大樓,對新進人口的吸引力有限。
然而,即便人口外移,臺北市房價仍以破百萬的單坪均價穩居全臺之冠,顯示核心蛋黃區的稀缺性與資金集中效應,依然是抗跌的重要基礎。
產品結構的轉變
少子化與高房價的雙重影響,正悄然改變市場需求結構:
少子化是長期且不可逆的趨勢,但短中期房價的走勢,更取決於人口移動方向與區域吸引力。人口穩定淨流入的地方,房價自然更具保值性。
◎本文內容已獲 房市如詩・生活如歌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