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衝擊與再生 臺南4所停辦國小打造新學習基地
臺南市南化西埔國小停辦後,校區成爲多元化社區學習樂園。圖/南市教育局提供
臺南市今年有南化西埔國小、玉山國小,以及新營新橋、北門雙春國小停辦,分別併入南化、北寮、新興、蚵寮國小,雖然停辦,但功能沒變,反而更多元,都加入因應老齡化的因素。雙春校區目前暫做風災安置所,未來是學校海洋教育基地,新橋已有3個機構要認養,打造老人家的學堂;玉山則兼具瑞峰師生的宿舍,西埔則是社區學習的基地。
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說,雙春校區位在社區外,魚塭環繞,以海洋爲特色,之前因爲風災關係,部分房子受損,部分校舍暫時做爲受災戶的安置所。爲了活化校區,除了暑假安排排學生來此上課學習外,也持續有其他學習活動,並針對既有的海洋教育特色,以生態、環境、食育、藝術爲架構來發展,積極媒介機構、團體認養。
王建堯說,蚵寮國小是北門區學生人數最多學校,目前有64人,其中一年級12人,感謝蚵寮保安宮主任委員鼓勵「在地學生在地讀」,新生髮1萬元獎金,若有兄姊在蚵寮國小就讀加發1萬,有4人就各領到2萬元。
原玉山國小以山野教育爲特色,停辦後此特色融入北寮國小的特色教育。教育局長鄭新輝說,瑞峰國小因偏遠,併入北寮後,上下學時間也要各近1小時,因此另規畫玉山國小部分校舍爲宿舍,讓瑞峰師生住宿,並提供五星級住宿環境,且還有舍監、管理員提供放學後最好的讀書及休息環境。
新營新興國小校長張菁峰表示,原新橋國小是百年老校,校園環境好,校內有多棵老樹,都是校友、社區居民共同的記憶。目前已有中華民國脊椎損傷協會、新營社大、新營樂齡中心申請認養,規畫成關懷老人與環境的學習基地,開辦種植、溫室水耕、教導老人家學習用用3C、影片剪輯與製作、音樂學習,以及防跌倒、增強肌力等課程。
西埔校區由深耕南化多年的臺灣金古記念生命關懷協會認養,推動在地教育與社區服務,協會已爭取鴻海教育基金會「鴻海星光計劃」,提供近20名學童課後學習輔導。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未來在西埔校區規畫多元方案,包括舉辦農業營推廣友善耕作技術、設立新住民據點提供家庭支持,並向教育部申請成立「南化數位機會中心」,提升居民數位資訊能力。
南化國小校長張理誠也說,有熱情的校友、里民和退休校長組成「西埔校區志工團」,共同守護着西埔校區的每一寸土地,讓這裡永遠保持最美麗的樣貌,未來持續結合熱心團隊規畫多元活動,服務更多在地居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