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倒數計時…人口減少到產業消失!股添樂:全球墊底臺灣生育率只剩1.1
教師、保母、傳統制造業、零售與建築五大職業,將是少子化下最先被淘汰的行業。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衝擊倒數計時:從人口減少到產業消失,臺灣準備好了嗎?
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警訊:臺灣正快速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而這背後的衝擊,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一、全球墊底:臺灣生育率只剩1.1
根據2024年全球總生育率統計,臺灣名列榜首...不是生得最多,而是生得最少。每位臺灣女性平均只生1.1個小孩,而要讓人口維持穩定,這個數字應該至少要達到2.1。這意味着我們正加速邁向「人口負成長」與「高齡化」社會。
以2024年4月爲例,臺灣出生人口僅8684人,同期死亡人數卻高達1萬7205人,明確呈現「生不如死」的態勢,而這個現象,自2021年起便已逐月發生。
二、勞動力崩塌:青壯年快速減少 退休人口暴增
根據國發會推估,臺灣15至64歲的青壯年人口將從2024年的1600萬人,減少至2040年的1300萬人;到了2070年,更只剩不到700萬人,減幅達57%。同時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從449萬增至超過900萬人,形成「雙高」社會。
我們現在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預計在2039年突破30%、2054年突破40%。換句話說,臺灣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口結構翻轉。
三、社會保險走向破產:勞保、年金、健保全面告急
但這些調整涉及選票利益,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改革都會遭遇巨大政治阻力。最終恐怕只能仰賴政府預算不斷撥補。
四、撫養比飆升:青壯年揹負雙重照顧壓力
2024年的撫養比爲44.7,代表每100位青壯年人口要負擔約45位老人與小孩。到2070年,撫養比將衝上114.6,幾乎一人要照顧一位長者與一位孩童。這將形成「夾心層」中壯年勞工的沉重壓力,連婚育意願都被壓得喘不過氣。
五、城鄉差距擴大:人口大量遷移至都會區
根據人口熱區圖,新北、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將吸納絕大多數人口;而偏鄉地區人口流失、產業凋敝、交通與基礎設施斷鏈,將成爲難以逆轉的趨勢。
六、消失中的行業:哪些職業將慢慢被淘汰?
七、因應對策:五大長期投資趨勢
雖然前景嚴峻,但也有機會:
八、爲什麼大家不願意生?
簡單總結三大原因: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