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紙錢改捐款」臺北市今中元普度「以功代金」捐12萬元
目前內政部和四大超商做結合,在超商即可操作「以功代金」。記者楊正海/攝影
北市府上午與北市省城隍廟舉行中元普度祈安祭典,今年推動「以功代金」鼓勵民衆將購買紙錢的金額,捐款給需要幫助的社福團體,北市各區共捐出12萬元,給在地社會服務或慈善團體來幫助弱勢;北市省城隍廟也將贊普逾250萬元的物資捐給弱勢團體。
臺北市中元普度祈安祭典由市長蔣萬安擔任主祭官,普度儀典遵循古制,進行稟報城隍、禮請孤幽、開榜、施食科儀、禮謝城隍等儀程,透過傳統宗教超薦法會儀式,爲臺北市全體民衆祈福。
蔣萬安指出,城隍老爺庇佑着臺北市140多年,後來雖然城牆沒有了,但是城隍老爺一直是地方重要的精神支柱,不只是地方的信仰中心,更代表臺北市的精神,每一年臺灣媽祖文化節,省城隍都到北門進地主之誼,迎接金面媽祖。
另外,蔣萬安也說,省城隍廟看到臺灣各地只要有需要,會即刻伸出援手,去年0403大地震,花蓮的災情非常嚴重,就即刻的捐助1千萬善款給花蓮縣;在去年一整年,省城隍廟是北市的績優宮廟,捐助給地方的善款高達5900萬,愛心不只臺北,也到許多外縣市,包括捐贈水箱車、住警器,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
另外,針對「以功代金」,北市民政局指出,其實「功」是指功德,意思就是將原本要買金紙的錢,捐贈給一些社福團體公益團體,用做功德來代替燒金紙。今年度的市級普度祈安祭典上,民俗委員會也特別響應「以功代金」,將紙錢、供品轉化爲善款,捐款給在地社會服務或慈善團體來幫助弱勢。
民政局指出,臺北市各行政區「以功代金」合計12萬元,將善心散佈到每個角落,臺北市臺灣省城隍廟亦一同響應,將贊普逾250萬元的生活物資捐給弱勢團體,共同祈求平安、保護環境。
民政局表示,今年的平安米,打造爲「Q版米豬」與「Q版米羊」,妝點於孤幽壇兩側,可愛的造型不僅展現傳統民俗的創新詮釋,盼能吸引年輕世代的目光,讓祈安祭典更添活潑氛圍。
另外,民政局也設有線上祭拜網站(https://iwnet.civil.taipei/purdue),鼓勵民衆參加線上普度。民衆只要在網站完成線上祭拜並填妥基本資料,民政局就會協助於臺北市臺灣省城隍廟普度當天將參與名單帶至城隍廟,並同現場實體法會,由法師爲參與線上普度的民衆祈福。
北市府今與北市省城隍廟舉行中元普度祈安祭典,市長蔣萬安擔任主祭官。記者楊正海/攝影
北市府今與北市省城隍廟舉行中元普度祈安祭典,市長蔣萬安擔任主祭官。記者楊正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