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擔任志工結緣 他長大成博物館員推動在地文化

因小時候擔任志工與十三行博物館結緣,張媛茹長大後回到十三行博物館擔任導覽員,推廣在地文化回饋家鄉。(圖/十三行博物館)

新北市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近期推出「八里好行」線上旅遊地圖,而背後策畫的館員張媛茹不僅是從小在八里成長的在地人,更因爲國中時期擔任十三行博物館的「八里小志工」與館方結緣,成長後成爲十三行的館員,將童年的感動化爲推廣在地文化的動力。

張媛茹表示:「這裡承載着我成長的回憶,每一條巷弄都有專屬的故事。」她在國中2年級時,因加入「十三行文化導覽社」,成爲八里小志工,當時適逢十三行博物館5週年,也因爲那段位貴賓導覽的經驗,讓她種下熱愛文化推廣的種子,也成爲她回饋家鄉的起點。

大學畢業後,張媛茹回到八里服務,成爲十三行博物館的專職導覽員,爲了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的故事,她更親手繪製「八里好行」線上旅遊地圖,用最貼近在地的視角,帶領遊客認識這片土地,也希望將這份熱忱傳承給更多八里小志工。

「八里好行」線上地圖凝結張媛茹多年導覽經驗與家鄉情懷,八大主題路線特色鮮明:親子家庭可體驗水興公園獨特交通主題遊具;情侶漫步「愛你13幸福行」河岸;攝影愛好者則能在「舢舨路攝影行」捕捉古船身影。挑戰者必訪觀音山硬漢嶺「伺肌而行」路線,飽覽臺北港與大屯山脈景緻。

另有銀髮族專屬的「舞動青春樂齡行」、深度文史的「蹓躂舊城文史行」、單車族「騎鐵馬綠遊行」及寵物友善「八里毛孩兜風行」。每條路線皆融入張媛茹的私房記憶,從自行車道到夕陽秘境無私分享。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羅珮瑄表示,「八里好行」地圖由在地青年規畫設計,不僅展現新世代對家鄉文化的創新與傳承,更以在地視角爲旅人打造貼近生活的旅遊體驗。

博物館自開館起即與八里國中合作開設文化導覽社,透過每週實地訓練,讓學生從懵懂到能夠自信解說十三行文化,不僅加深了對家鄉的認識,更培養出像張媛茹這樣優秀的文化推廣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