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染流感進診間突昏倒 醫:恐是1併發症 年輕人最常見
醫師張弘指出,門診一名女患者確診A型流感時因「血管迷走性昏厥」暈倒。(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指出,門診一名16歲少女因染流感就醫,看快篩結果時突然暈倒,研判是「血管迷走性昏厥」,所幸治療後恢復正常,提醒該症狀常與見血、打針、壓力、焦慮及疲勞有關,也可能和染流感相關,呼籲民衆10月務必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張弘昨(10)日在臉書分享,16歲的年輕女患者因高燒、全身痠痛、喉嚨痛就醫,快篩確認爲A型流感,患者進診間查看報告時,突然臉色蒼白、站立不穩昏倒,護理師立刻監測血氧、血壓與心跳,並給予氧氣等急救措施。
張弘表示,患者當時收縮壓降至80多mmHg,低於成人正常值100至120mmHg,屬於低血壓範圍,足以導致腦部血流不足而暈厥,所幸在5至10分鐘後即恢復正常,並隨後接受克流感治療。
張弘推測,這應是「血管迷走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常見原因包括見血、打針、壓力、焦慮、疲勞等,因自主神經調控異常,導致血壓與心跳下降,腦部血流不足而引發昏厥,提醒患者狀況可能與A流感染有關,呼籲10月流感疫苗即將開打,務必接種以增強保護力。
部立桃園醫院家醫科醫師林佳萱曾指出,血管迷走性昏厥並不少見,且可能復發,常見於年輕族羣,當生理或心理受到刺激時容易誘發,例如害怕、焦慮、壓力、極度疲勞或疼痛,在人潮擁擠、環境悶熱時也更容易發作。
林佳萱說,這是因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心跳變慢、血壓下降,進而使腦部血流不足,患者常會出現頭暈、冒冷汗、眼前一黑,甚至突然失去意識,若察覺昏厥前兆,應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造成頭部傷害。
部桃提醒,若遇到不明原因昏倒的人,應先呼叫確認意識;如呼吸、心跳停止,須立即實施CPR並使用AED,同時撥打119求救,一般昏厥多在1至2分鐘內恢復清醒,若超過5分鐘仍未回覆,必須緊急送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