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可以是女孩!—— 重新想象生存遊戲的溫柔與野性?
她的海上烏托邦。
無垠的太平洋上,少年孤身與鬣狗、斑馬、猩猩和一隻孟加拉虎同處在一艘狹小的救生艇上,與時間抗爭,與風暴對峙,漂流了整整227天……
還記得這個故事嗎?它來自揚·馬特爾的經典小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統稱《少年派》)。2012年,李安導演將它改編成同名電影,宏大的視覺震撼託舉着充滿哲學思辨意味的主題,跨越文化壁壘,橫掃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這是一個蘊含着深刻隱喻的冒險故事,像一面鏡子,映照着讀者內心的影子。原著與電影都將視角落在了真實與虛幻的思辨上,而英國西區的同名原版話劇《少年派》卻從中剝離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切入點——女性主義。
你有沒有想過,派可以是一位女孩子。
很多人說,《少年派》是一部不可改編之作。
會說話的動物,不斷切換的宏大場景,環環相扣的伏筆,無一不與追求集中性的話劇舞臺適配不良。可是作爲“書粉”的編劇洛麗塔·查克拉巴蒂(Lolita Chakrabarti)卻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了動物的危險性,並在一方小小天地中原封不動地將故事呈現了出來。與 此同時,獨屬於女性的細膩讓她意識到,“派是一個擁有奇幻思維、思想超越當下的人。”
勇氣與冒險從不獨屬於男性,她打破了性別印象的桎梏,正如派在絕境中解構的一切。於是,話劇版的《少年派》出現了一份十分特別的卡司表,主角派的演員有兩種性別。
瑞婭·拉吉夫(Riya Rajeev)所演繹的“少女派”美麗又複雜,她說,“當派以女性形象出現時,大家很容易低估她的能力。但我想展示一個身心健康強壯,同時又兼具柔軟與脆弱的角色。”她讓一個本就飽滿的角色更加立體化,細膩與狂野共存,溫柔與堅定從不相悖。對瑞婭(Riya)而言,一個好奇心又外向的年輕女孩,同樣也可以是一個勇者。
Riya Rajeev(瑞婭·拉吉夫) ▐
而替補演員哈琳·薩霍塔(Harleen Sahota)將少女派的關鍵詞定義爲了“蛻變”,從活潑好奇的小女孩到堅強的年輕女性。“派打破了傳統的女性角色定位。作爲一個與孟加拉虎一起在海上生存了 227 天的 17 歲少女,她在情感和身體上都承受着史詩般的重量。女性的身份並沒有限制或軟化這個角色,反而加深了她的內涵。”與卡希夫·戈爾(Kashif Ghole)側重於少年派的陽剛之氣不同,哈琳(Harleen)想要引領觀衆一起探索堅韌、信念和兇猛是如何超越性別而存在的。
Harleen Sahota(哈琳·薩霍塔) ▐
戲中的少女在風浪與殺戮中飛速成長,賦予這個故事額外的內涵,而戲外的女性團隊同樣值得一提。作爲話劇《少年派》的首次亞洲巡演,這部大獎拿到手軟的作品能夠順利起航,臺前幕後都少不了“她們”的存在。
女導演、女編劇、女演員、女舞監……女性,扛起了《少年派》的半壁江山。
對於駐團導演加布裡埃拉·伯德(Gabriella Bird)來說,怎樣讓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不要辜負觀衆的期待,是貫穿整個巡演的議題。不斷地根據反饋調整舞臺,保證新鮮感的同時也要適配每一個演員的獨特性。“演員要保持警惕並樂於接受不同的詮釋,從而不斷增添新的色彩和層次……我知道觀衆能感受到。”
Gabriella Bird(加布裡埃拉·伯德) ▐
與導演的高要求相對的是演員的高能力,正如在劇中擔任超級替補的貝卡·希拉尼(Becca Hirani),她需要消化六個不同的角色。多角色塑造,長期的狀態保持,從二月至今的高強度訓練……可對她而言,這些挑戰都是成爲一位優秀的舞臺劇演員,不可缺少的鍛鍊。而梅洛迪·奇卡凱恩·布朗(Melody Chikakane Brown)則完美契合了大家都與英國演員的“刻板印象”——演技好,臺詞強,經驗老到。即使如此,對她而言,這部劇的很多東西也是前所未有的,“當技術,故事等所有線索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部真正創新的戲劇。”
Becca Hirani(貝卡·希拉尼) ▐
臺前的演員們用紮實的基本功和對舞臺的熱情感染着觀衆,同時,這部劇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閃光點——木偶。
手工雕刻,打磨並上漆,將一塊高密度泡沫變成栩栩如生的動物。再由木偶師操縱,呈現出極具威懾力的理查德·帕克。這是獨屬於話劇《少年派》的奇蹟,乃至征服了舞臺劇的最高獎項奧利弗獎。2022年的勞倫斯·奧利弗最佳話劇男配角獎屬於一隻孟加拉虎,也就是背後操控它的七位木偶師。
而這些靈動的野獸背後,同樣蘊含着女性力量,那讓人心驚膽戰的野蠻美感背後,其實藏着幾位身形纖細的木偶師。
每一隻動物都有兩到三位木偶師扮演,對於趙明(Jasmine Chiu)而言:“訓練以這種動物般的姿態移動是極具挑戰性的,因此我們要花很多時間來真正做到步調一致。”紮實的舞蹈基礎支撐起了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她在劇中扮演猩猩、鬣狗和山羊。最重要的,她是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的心臟之一。
Jasmine Chiu(趙明) ▐
而每一隻精密木偶的運轉,離不開另一個人的支撐——這部劇的木偶工程師,阿加·弗拉扎克(Aga Fraczak)。作爲百老匯版本的木偶製作者之一,她瞭解這些木偶的每一處細節,每日維護,隨時維修。阿加(Aga)說:“如果木偶上的任何雕刻部分無法修復,我都可以直接雕刻出一個替代品”
Aga Fraczak(阿加·弗拉扎克 ) ▐
舞臺之上,這些女藝術家們專業又嚴謹,爲我們呈現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可是幕布落下,短暫的靈魂交融過後,她們又做回了自己,這次不遠萬里的巡演,何嘗不是屬於她們的奇幻冒險。
是初遇,也是重逢
作爲《少年派》亞洲巡演中重要的一站,本次中巡橫跨十三個城市,而劇組中不少演員雖然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卻在之前就和中國或是中國文化有過交集。
比如梅洛迪·奇卡凱恩·布朗(Melody Chikakane Brown)就曾經作爲英版配音演員,爲《黑色神話:悟空》中的紫蛛兒配音,她並不瞭解西遊記,卻被其中的藝術性所震撼。而這次中國行,梅洛迪(Melody)說:“這裡與英國截然不同。這裡就像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未來,但又有如此強烈的歷史影響,我們被熱情好客的人們所包圍——我們的觀衆非常棒。我想,這段經歷將永遠伴隨着我。”
Melody Chikakane Brown(梅洛迪·奇卡凱恩·布朗) ▐
這次中國行對趙明(Jasmine Chiu)來說同樣有着深刻的意義,她的外祖父是著名作家金庸,她的中文名字也來自這位蜚聲世界的華語文壇巨匠。趙明出生時,原本是叫作趙敏的,後來外祖父將“敏”字改爲了“明”,他將《倚天屠龍記》中那位果敢明媚的女俠本來的名字送給了她。彷彿是外公冥冥之中的指引,少女也用同樣的智慧和勇氣在舞蹈的世界裡披荊斬棘。這次巡演,她也在嘗試着將外祖父筆下英雄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沉靜的智慧和深厚的榮譽感搬上舞臺。
藝術無國界
在來到中國之前,加布裡埃拉·伯德(Gabriella Bird)是緊張的。“你永遠不知道那些沒有相同參照物的觀衆能否理解其中的全部含義。”可正如劇中呈現的——即使語言不通或信仰不同,我們也能溝通——共情是人類共有的天賦,幾場演出下來,加布裡埃拉(Gabriella)意識到,“這裡的觀衆明白,無論是男版還是女版的《少年派》,都能同樣展現派的堅強、韌性和聰明才智。”甚至有人專門去多刷,只爲了集卡兩種性別的派。
而整部劇所貫穿的女性力量,也在觀衆的反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女派的教育像一場精神朝聖,她與父母的溝通更加溫和,都是‘女孩需要精神滋養’的隱喻。”
“讓派男女同卡真是一大創舉,少年本就同時包含兩種性別。”
“女派在父母面前是有點小嬌羞,一看就是個有個性有想法的孩子,在面對虎、絕境的時候,感覺多了一份理智和冷靜,她舉起槳的時候可以看到手臂上的肌肉線條,是我沒想到的派,也是隻有女派才能讓你額外關注到的點。”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冒險,從故事本身,到故事外的人。幕布拉開演繹經典,幕布合上,又構建起一個獨一無二的女性烏托邦。
海上風平浪 靜,齊姆楚姆號靜待起航,走進劇場,登上這艘船,也登上命運的小舟……
這次,你願意相信哪個故事?
福利彩蛋——COSMO攜手《少年派》話劇給大家送票啦!
編輯:Nagasaki
撰文:Toria
排版: Yuri、Julia
設計:姜黑勒久
圖源:RTS Entertainment、新浪微博、Ins、豆瓣、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