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股神慘賠上億,退休老師帳面蒸發千萬「今年照領1,000萬股息」:慢慢等待反敗為勝的那一天

圖/pixabay

文/不敗教主-陳重銘

最近因爲美國關稅政策導致股市劇烈波動,網路上紛紛出現了畢業文。一位「少年股神」在短短几天虧損上億,也有人慘賠2400萬,最慘的是把過去幾年的獲利都賠光,甚至還揹了一身的負債,苦不堪言。

這波股災我帳面上也蒸發了幾千萬,但我就抱着股票領股利啊,今年應該可以領到一千萬,所以我還活得好好的,這就是「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的最高境界。

少年股神因爲善用「飆股+槓桿+ALL IN」,短時間內累積了驚人的身價,但是千萬不要忘了,股市不會天天過年,出來混的總是要還。萬一飆股連幾天跌停板,槓桿+ALL IN 就會把你推進地獄的深淵。

爲甚麼少年股神都喜歡融資?有時候看好一檔股票,但是卻沒有錢怎麼辦?基於服務客戶的立場,券商可以借錢給你,順便再賺一點利息(年利率約在6~7),然後你買進的股票要放在券商那邊當成抵押品,這就是所謂的「融資」。投資人就可以增加資金、放大投資規模,然後從股價上漲中獲得更高的回報。

借錢投資最麻煩的還是股價下跌,因爲你的抵押品貶值了。假設小銘想要買進股價1000元的臺積電,一張就要100萬元,可是小銘只有40萬的本金,就使用融資 60%(跟券商借60萬)買進。

槓桿倍數:用40萬買進100萬的股票,槓桿就是100萬/40萬=2.5倍。如果臺積電漲到1200元,一張臺積電賺到了20萬,報酬率=獲利/本金=20萬/40萬=50%;但是如果臺積電跌到800元,小銘則是賠掉了50%。請記住,賺錢是2.5倍,賠錢也一樣是2.5倍,槓桿不會只賺不賠。

融資維持率:券商借給小銘60萬,得到100萬的股票當作抵押,融資維持率=股票市值/融資金額=100萬/60萬=166.7%。

補繳保證金:一旦股價下跌導致維持率下滑時,券商爲了減少風險就會要求投資人補繳保證金,將維持率回到166.7%。

融資斷頭:維持率低於130%,就會被券商強制賣出股票。假設股價崩跌到770元(一張77萬元),融資維持率=77萬/60萬=128.3%,已經低於130%。被券商強制賣出後只能拿回77萬,再扣掉跟券商借的60萬後只剩下17萬,小銘總共虧損了40萬–17萬=23萬,等於賠掉了57.5%。

飲鴆止渴:如果小銘不想被斷頭,就必須要補錢給券商來提高維持率。由於股票只剩下77萬的價值,用166.7%維持率計算出的融資=70萬/166.7%=46.2萬,但是之前券商已經借給小銘60萬,所以小銘要補繳60萬–46.2萬=13.8萬的保證金給券商。請問你,小銘就是沒錢纔會跟券商融資買股票,還有錢補繳保證金嗎?

惡性循環:小銘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跟親友借到13.8萬的保證金,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股災降臨導致價跌到595元,融資=59.5萬/166.7% =35.7萬,小銘又必須要補繳46.2萬–35.7萬=10.5萬的保證金。

補錢或是破產:如果小銘繳不出保證金,被券商斷頭後只能拿回59.5萬,還給券商之前融資的46.2萬隻剩下13.3萬。但是小銘付出的本金跟保證金=40萬+13.8萬=53.8萬,等於小銘還倒虧了53.8萬–13.3萬=40.5萬。如果小銘不想破產,就只能到處借錢補繳保證金,但是萬一股價又下跌了呢?虧損會不會越來越大!

會賠光股票主要是太有自信,然後股票又單獨重壓一檔。然後再把槓桿開到滿,結果一次歸零。從這邊可以學到教訓:

1.不要做融資:融資槓桿2.5倍,賠錢也是2.5倍。融資是用股票做質押,萬一買錯股票、股價暴跌,質押品跌價就要一直補繳保證金,撐不過去就只能被斷頭!

2.有多少錢做多少投資:投資的重點是「戒貪」,雖然賺得比較慢,但是晚上睡得着,也不會一夕之間被歸零。

3.做好分散:歐印飆股確實可以快速累積財富,但就算你贏了9次,只要輸個一次就作白工了,持股要分散才能控制風險。

4.不要硬凹:市場永遠是對的,看錯了就要壯士斷腕,活着才能東山再起。

5.連假前減碼:臺灣喜歡放連假,跟國際股市連動差,所以如果你是高槓杆,放連假前一定要減碼,儘量減少意外事件的傷害。

融資是破產的開始,股災意外時要一直補繳保證金,會讓你傾盡所有,再一夕歸零⋯⋯。如果真的要做槓桿,可以買正2 ETF,至少沒有保證金的壓力。萬一需要操作的資金,我就用理財型房貸,房價不容易暴跌,只要準時繳利息就不會被追繳保證金,我可以慢慢等待反敗爲勝的那一天。

本文獲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