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農業金庫「小綠巨人」 國內公債市場熱度難提升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指出,年後資金去化需求仍高,主要靠「大綠巨人」郵局及部分行庫進場投標爲主,但其餘業別投標維持保守觀望,而另外一大因素,則因近幾期少了「小綠巨人」農業金庫進場,讓公債市場相對過去冷清。

觀察央行5年期公債標售結果,吸引515.5億元進場搶標,最高得標利率降至1.52%,符合市場原先預期的區間,加權平均利率則爲1.493%,投標倍數由上一期的2.1倍回降至1.72倍,低於長期平均2倍水準。

銀行主管指出,本期最高得標利率1.52%,符合市場原預估的1.5%~1.52%區間內,雖沒有出乎預期,但已貼着預測區間的上緣,顯然市場並未受到近期美債殖利率下行影響,也可能與第一季市場上金融債發行量很大有關,金融債已經滿足讓想在第一季補券的業者。

而觀察本期得標行業別,5年券仍是銀行業天下,銀行業本期搶下85.16%或255.5億元籌碼,證券業拿下9.5%或28.5億元,而票券業及保險業僅各標得2.67%或8億元,投標幾乎只是捧場而已。

銀行主管指出,本期銀行業得標比重逾8成5,得標業者還是集中郵局及特定行庫,但過去搶進臺債的農業金庫,去年開始在臺幣債券拿比較少額度,壓縮國內公債市場熱度,「雖然還有郵局『大綠巨人』,但農業金庫起碼是『小綠巨人』」,少了農業金庫還是有差。

銀行主管也提到,臺債市場第一季有金融債連袂發行,加上最近公司債似乎也有加溫中鼎等公司開始發債,加上臺積電也將發標單,應會排擠到公債需求;但當前國內通膨情勢模糊,畢竟第二季臺電要調電價,市場終究還是怕央行有出乎預期動作,因此市場應會相對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