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淨流入超6000萬,深市規模首位的光伏ETF(159857)盤中淨申購1500萬份,年內新增份額率超30%
7月14日,三大指數集體高開,光伏板塊震盪上漲。截至發稿,中證光伏產業指數漲0.14%。
相關ETF方面,光伏ETF(159857)漲0.49%,實時成交額突破3200萬元、換手率1.37%,均居深市同標的首位,盤中溢折率0.10%。成分股方面,羅博特科漲超5%,通威股份、科華數據、雙良節能等多股漲幅居前。據Wind金融終端,當前光伏ETF(159857)盤中淨申購1500萬份。
資金流向方面,據Wind金融終端,7月11日光伏ETF(159857)獲資金淨流入6211萬元;截至11日,光伏ETF(159857)規模暫居深市同標的首位,年內新增份額近9億份,份額新增率超30%。
光伏ETF(159857)緊密跟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該指數將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爲待選樣本,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爲樣本股,以反映光伏產業公司的整體表現。光伏ETF(159857)還配備了場外指數基金(A:011102;C:011103)。
消息面上,據界面消息,首個單季轉虧爲盈的光伏主產業鏈企業出現了。近日,愛旭股份發佈半年業績預告,雖然半年業績仍虧,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二季度實現0.2億—1.3億元的淨利潤。這是這輪光伏下行週期中,目前唯一公佈實現單季度扭虧爲盈的光伏主材企業。7月以來,國家層面多個重磅會議召開,推動光伏行業反內卷有所成效。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光伏行業製造業企業座談會。此外,7月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多晶硅報價顯示,硅料價格再次上漲。
中信證券研報稱,推動產業鏈價格回升是實現光伏行業“反內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隨着行業迴歸規範化有序競爭,以及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得以夯實,落後產能出清長效機制逐步規範和形成。產業鏈報價回升立竿見影,但要實現落後產能退出、光伏供給側結構性重構並非朝夕之功,建議重點關注在光伏主產業鏈去產能進展中,具備長期競爭力和量價回升彈性的龍頭公司。
中金公司指出,“反內卷”政策有望加速行業去產能進程,帶動盈利及市場表現改善,處於供給出清前期的行業或具有更大的改善空間。目前“反內卷”政策重點領域鋼鐵、水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供給側出清已較爲充分,需求側提振及改善行業無序競爭或爲未來主要影響因素;光伏設備、風電設備、基礎化工等仍待供給側進一步改善。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