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收盤新高 A股三大指數週線四連陽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7月18日,A股市場震盪走強,三大指數均上漲,上證指數收盤站上3530點,創今年以來收盤新高。週期股走強,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鋼鐵等行業板塊領漲市場,整個A股市場超2600只股票上漲,逾50只股票漲停。市場成交放量,成交額達1.59萬億元。

本週,A股市場反彈,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上漲0.69%、2.04%、3.17%,三大指數週線均出現四連陽。行業板塊中,通信、醫藥生物、汽車行業領漲。題材板塊持續輪動,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

分析人士認爲,市場行情由基本面與流動性驅動,有望繼續震盪上行。短期外部擾動因素和美聯儲寬鬆預期反覆影響下,波動率或有所回升。

● 本報記者 吳玉華

週期股全線走強

7月18日,A股市場震盪上漲,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收盤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分別上漲0.50%、0.37%、0.34%、0.19%,北證50指數下跌0.67%,上證指數報收3534.48點,創業板指報收2277.15點。

大盤股走勢強於小微盤股票,大盤股集中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0.74%、0.60%,而小微盤股集中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萬得微盤股指數分別上漲0.25%、0.06%、0.50%。

場內資金成交活躍,成交額繼續維持相對高位。當日A股市場成交額爲1.59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330億元。整個A股市場上漲股票數爲2603只,52只股票漲停,2567只股票下跌,3只股票跌停。

從盤面上看,週期股全線走強,鋰礦、稀土永磁、小金屬、化工等板塊表現活躍,覆銅板、CPO等板塊在前一交易日走強後調整。申萬一級行業中,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鋼鐵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10%、1.36%、1.34%,煤炭、交通運輸行業均漲近1%;傳媒、電子、輕工製造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0.98%、0.49%、0.41%。

有色金屬板塊中,海星股份、東方鋯業、盛新鋰能、鋅業股份、中色股份均漲停,北方稀土、浩通科技均漲逾9%,盛和資源、中國稀土、天齊鋰業均漲逾5%。基礎化工板塊中,富淼科技、上緯新材均20%漲停,和順科技漲逾13%,北化股份、滄州大化等漲停。鋼鐵板塊中,柳鋼股份漲停,包鋼股份、中南股份漲逾6%。

7月18日,A股市場輪動至週期板塊,其中稀土板塊大幅上漲。中信證券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敖翀表示,新能源汽車、空調、工業機器人等需求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有望打開稀土永磁遠期需求增長空間。此外,出口逐步恢復疊加東南亞雨季下供給剛性提升,稀土價格有望穩中有升,進而帶動產業鏈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建議關注稀土產業鏈的戰略配置價值。

資金情緒謹慎

本週,A股市場繼續反彈,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上漲0.69%、2.04%、3.17%,本週5個交易日A股市場成交額合計超7萬億元。

申萬一級行業中,本週有19個行業板塊上漲,通信、醫藥生物、汽車行業領漲,分別累計上漲7.56%、4.00%、3.28%;12個行業出現下跌,傳媒、房地產、公用事業行業跌幅居前,分別累計下跌2.24%、2.17%、1.37%。個股方面,本週超3100只股票上漲,佔比接近六成,超80只股票漲幅超20%。

從資金面上看,本週A股市場資金情緒表現謹慎。7月18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出超256億元,本週,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有4個交易日出現淨流出。

Wind數據顯示,7月18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出256.41億元,其中滬深300主力資金淨流出35.70億元。滬深兩市出現主力資金淨流入的股票數爲2080只,出現主力資金淨流出的股票數爲3059只。

行業板塊方面,7月18日,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0個行業出現主力資金淨流入,其中有色金屬、非銀金融、交通運輸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爲14.90億元、4.37億元、3.37億元。在出現主力資金淨流出的21個行業中,電子、計算機、通信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出金額居前,分別淨流出67.07億元、49.47億元、23.50億元。

個股方面,7月18日,中油資本、寧德時代、麥格米特、北方稀土、東方鋯業主力資金淨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爲10.44億元、5.07億元、5.06億元、4.82億元、4.08億元。常山北明、勝宏科技、恆寶股份、陽光電源、東方財富主力資金淨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爲13.21億元、11.13億元、7.43億元、6.62億元、6.24億元。

本週,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有4個交易日淨流出。其中,7月14日淨流出265.76億元,7月15日淨流出254.80億元,7月16日淨流出134.35億元,7月17日淨流入69.86億元。

市場有望震盪上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收盤,A股總市值爲103.5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對於A股市場,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爲,當前市場處於“經濟弱復甦+政策強支撐+資金再平衡”階段,呈現出板塊輪動與分化特徵。在經濟弱復甦背景下,支撐市場整體大幅上揚力度稍有不足。不過,政策端近期持續發力,爲市場提供了穩定持續的支持。資金面相對充裕,但流向分散,不同板塊吸引資金能力各異。其中,週期板塊受益於政策推行以及經濟復甦預期下需求端邊際改善,有色金屬、鋼鐵、煤炭等行業或將率先迎來修復契機。科技板塊則依託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前沿領域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紅利,吸引大量追求成長性的資金涌入。

劉巖表示,短期市場可能仍將以震盪整理爲主,等待新的方向性選擇。

壁虎資本基金經理陳雯表示,A股三大指數週線四連陽,上證指數在3500點附近窄幅震盪,反映了政策預期和實際經濟復甦之間的博弈。未來指數上漲的核心動力仍然是科技創新帶來的市場共振。

“政策支持下盈利週期重啓的預期進一步提升,行情向上突破後回踩或打開中期空間。”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聯席首席分析師何康表示,7月中旬起進入內外變量擾動期,外部擾動因素和美聯儲寬鬆預期反覆影響下,微觀交易結構壓力或需要釋放,波動率或有所回升。

“去年9月以來的市場行情已從政策驅動逐步轉向基本面與流動性驅動。”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認爲,市場有望震盪上行。

對於市場配置,張宇生表示,短期關注中報業績有望佔優的板塊,中長期則關注三條主線:內需消費、科技、紅利個股。內需消費方向,關注線下服務消費等;科技板塊,關注AI、機器人、半導體產業鏈、國防軍工、低空經濟等;紅利板塊方面,關注部分高質量標的。

“建議投資者採取均衡配置的策略,即在週期板塊和科技板塊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同時適當配置一些防禦性板塊。”劉巖表示,對於週期板塊可關注其中具有長期成長潛力和行業競爭力的個股,如在新能源金屬領域具有資源優勢和一體化佈局的企業,以及在化工、鋼鐵等行業中具有成本優勢和市場份額的企業。科技板塊方面,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的龍頭企業仍具有非常高的投資價值。另外,還可以配置一些防禦性高分紅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