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理財週報|這些上市公司瀕臨退市 投資如何“避坑”

A股一年一度的中報披露。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中報期間已有4家上市公司終止上市或將被強制退市。

第一個是*ST紫天。7月23日晚間,*ST紫天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根據公告,5月20日,*st紫天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內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兩個月內仍未完成整改,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6月27日,該公司收到福建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已經福建證監局調查完畢,擬作出行政處罰——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的事實,公司2022年、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同時,2022年、2023年虛假記載的營業收入金額合計達24.99億元,且佔該2年披露的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金額的63.53%,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截至2025年7月19日,*ST紫天尚未聘請具備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未向福建證監局提交整改報告,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第二個是*ST蘇吳。2025年7月13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公司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2020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如根據正式的處罰決定書結論,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二級市場上,*ST蘇吳一度連續18個交易日觸及跌停,低見1.06元逼近“1元面值退市紅線”。

第三個是*ST天茂。8月8日晚,*ST天茂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以股東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事項的議案》。公司擬以股東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並在股票終止上市後申請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代爲管理的退市板塊轉讓。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且股票停牌的兩個月內仍未能披露上述財務數據,公司股票於2025年7月8日復牌並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截至目前,*ST天茂股價僅1.45元。

第四個是*ST高鴻。近日證監會對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ST高鴻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爲依法作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經查,*ST高鴻長期開展無商業實質的筆記本電腦等“空轉”“走單”業務,大幅虛增收入和利潤,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擬對相關責任主體罰款1.6億元,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罰款700萬元。*ST高鴻涉嫌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將依法啓動退市程序。對於可能涉及的犯罪線索,證監會將堅持應移盡移的工作原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移送公安機關。

除了對財務造假嚴懲不貸外,上緯新材、*ST亞振等嚴重異常波動股票相繼實施停牌覈查,其中上緯新材還被上交所依規對部分違規投資者採取了暫停賬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

不過二級市場上,ST板塊似乎並未受到震懾。通達信數據顯示:ST指數僅8月份以來就連續6個交易日收漲,高見1109.05點,創出了2年來的新高。自2024年6月26日見底596.65點以來,ST指數區間最大漲幅已達85.88%。

那麼,面對嚴監管加碼的市場背景,ST板塊長達14個月的牛市會否就此到頂?投資者在選股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浙工大MBA導師錢向勁表示,無論ST股還是*ST股,從基本面上講多多少少是存在問題的,嚴監管下“戴帽”容易“摘帽”難,無法判斷是否存在更大風險的話,原則上不碰。如果硬要參與ST股,一方面可以從信批與財務數據着手分析其是否存在摘帽預期,另一方面則可以關注股價較高的ST股——畢竟多數情況下,股價高低與基本面還是相匹配的。

華龍證券人民大道總經理牛陽認爲,嚴監管逐漸上升爲主旋律,4家問題股因爆雷走到退市邊緣以及多家異動股被停牌覈查或限制交易,或將促使ST板塊以及題材非理性炒作“剎車”。所以,投資者還是應當聚焦基本面,聚焦正在研究的“十五五”規劃和產業政策,從政策導向中尋找競爭優勢的行業龍頭品種,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醫療保健等受益於消費復興的價值成長型品種。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