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交易日“吸金”超1億元,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跌幅收窄,機構:港股科技龍頭業績或相對佔優
7月7日早盤,港股市場開盤走低後震盪回升。
相關ETF方面,截至發稿,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跌幅收窄至0.27%,成交額超7000萬元,換手率近6%,交投活躍。成分股方面,快手-W漲超3%,心動公司、中國民航信息網絡、嗶哩嗶哩-w等多股跟漲。
資金流向方面,港股科技30ETF(513160)連續三日獲資金淨流入,上一交易日(7月4日)“吸金”超1億元。
港股科技30ETF(513160)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該指數跟蹤可經港股通買賣,從事科技業務並於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之表現。
消息面上,據澎湃新聞,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股去年累計上升18%,2025年勢頭持續向好,申請在港IPO的個案正在快速增加,上半年集資額超過1070億港元,較去年全年增加約22%,暫列全球第一。陳茂波表示,港股過去這段時間的升勢中,資金主要追捧科技類股份,帶動科技股相關的衍生產品交投顯著增大。
國信證券指出,未來3—4年或將是AI技術革命的應用落地和集中變現階段。以美股的歷史經驗來看,歷史上其他技術革命(包括集成電路、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對應階段下,納斯達克指數平均收益率會顯著高於其他階段。我們認爲相同的規律也將反映在港股科技板塊上。港股科技板塊涵蓋了AI技術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包括互聯網、消費電子、半導體、軟件,它們均顯著受益於AI的發展機遇。
中泰證券表示,長期來看,一方面當前美元持續貶值趨勢下,人民幣匯率升值支撐港股上漲。另一方面,本週小米汽車新品發佈,整體熱度較高。伴隨近期國內汽車,電子消費品等產品持續突破,港股科技龍頭業績或相對佔優。展望後市,近期恆生科技板塊回調長期來看或構成買入機會。其中,與AI資本開支相關的AI上游算力、服務器等高景氣度或延續至下半年,業績支撐下恆生科技板塊或具有較高的長期性價比。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