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服務業從心出發 擁抱銀光世代
圖/freepik
臺灣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每5人就有1人爲65歲以上的長者。隨着全球高齡化加速,老年人口迅速成長將爲各行各業帶來新商機。
由於高齡消費者對健康和養生的關注程度較高,且多有穩定的退休金或儲蓄,對於高品質的商品與服務有更高的需求。除了服務品質,亦期待情感的關懷與陪伴。科技進步促使高齡族羣更能夠接受數位應用,期望能夠輕鬆融入數位生活、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服務業因此積極創新商品或服務,以滿足高齡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從以下四個樂齡服務創新案例,可以瞭解目前情況:
■安心膳食
年長者的生理機能,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退化,特別是感官功能的衰退,常導致吞嚥困難,進而引發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等問題。新加坡GentleFoods針對此痛點,推出專爲銀髮族設計高還原度的介護食品,不僅滿足高齡者的吞嚥需求,更能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和美味。GentleFoods產品使用創新的製作方法,使得食物能夠以柔軟、易嚼的形式呈現,讓高齡者在享受進食的同時,也能確保獲得足夠的營養,從而改善其生活品質,重新找回進食的樂趣。
■友善購物
日本作爲亞洲最早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國家,其服務業的創新實踐值得我國借鏡。例如東京永旺葛西店(AEON Kasai)因附近65歲以上居民佔超過4成,爲配合目標客羣的生活習慣,於2013年推出G.G Mall(Grand Generation Mall),將營業時間提前至上午7點,另於上午9點前提供相關促銷方案。同時,考量長者的肌耐力,將賣場推車的重量減輕至原先重量之30%,營造出更友善的購物環境。
■貼心代勞
在日本,主打「100日圓家事代勞」服務的社會企業—御用聞き(Goyokiki),協助長者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小問題。同時,透過與長者閒聊,細心聆聽需求,感受被關心和重視。大多數代勞服務由大學生提供,服務類型分爲基本版、進階版。基本版服務每5分鐘100日圓,例如更換燈泡、寫信件、幫忙打開瓶蓋;進階版服務每5分鐘300日圓,包括搬動傢俱及大型垃圾、鋤草等。此外,大掃除、指導長者使用電腦等高階版服務,則每30分鐘2,000日圓。
■智慧照護
智慧科技在高齡照護中的應用愈加多元。以智慧健康監測設備爲例,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環可與App連結,即時追蹤年長者的體溫、心率、血壓、血氧濃度等生理指標,當數據出現異常時,可迅速通知家人,大幅提升健康管理效率。此外,智慧家居監控系統亦能遠端掌握長者日常活動,一旦偵測異常行爲或突發事件,系統將即刻發出警報,協助家人與照護者迅速因應,提供更安全的居家環境與應變機制。
隨着銀光世代的崛起,服務業將迎來嶄新的機會與挑戰,且承擔更爲重要的社會責任。未來,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設計應以消費者需求爲核心,從「心」出發,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打造更具溫暖、共融的社會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