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唐裝開講,下午皮衣續場,聊小米贊華爲 黃仁勳亮相鏈博會的三個首次、一個信號
7月16日,30多攝氏度的天氣裡,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忙着在北京“趕場”:上午一身唐裝亮相鏈博會,用中文向觀衆問好;下午又穿回皮衣,頂着太陽滿頭汗地在前門接受採訪。一天的工作結束後,黃仁勳還透露,會直接從北京飛回家,因爲“很想念小狗們”。
這已經是黃仁勳今年第三次到訪中國。不過,這次有些特殊,這是他首次在中國官方重大活動中正式亮相,首次嘗試用中文演講,首次公開穿唐裝。
而這次中國行的信號也十分明確,一整天的行程下來,黃仁勳可謂充分釋放了對國內全產業鏈的友好態度:中國的AI發展情況和高新產業,黃仁勳讚了;明星產品和話題企業,黃仁勳見了;同樣搞AI芯片的國產廠商,黃仁勳也提了。
當然,他帶來的遠不止姿態,還有H20芯片重返中國市場、將推出 RTXpro的消息。黃仁勳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英偉達的“野心”:希望未來有更先進的芯片進入中國,英偉達始終保持在華的發展勢頭,希望英偉達的增長才剛剛開始,而不是結束。
誇遍中國科技圈
7月16日,在北京前門的一條老胡同裡,穿着標誌性黑皮衣走進媒體“包圍圈”的黃仁勳顯然沒想到,這場採訪不得不比原定計劃提前近半小時開始。然而,剛開始半小時左右,不少媒體的設備就因高溫過熱“罷工”,黃仁勳裹着標誌性皮衣,在人羣裡轉着圈回答問題,明顯能看到他也熱出了“一腦門汗”,邊回答問題邊默默脫下皮衣,露出了裡面的黑色短袖。
整場採訪,黃仁勳基本都在說英文,不過偶爾也會跑出幾句“地道”的中文。近兩小時的對談,重點大多圍繞在恢復銷售的H20顯卡、國內的芯片廠商、中國的科技企業和大模型,以及英偉達在中國的後續戰略等內容展開。遇到不願回答的問題,黃仁勳乾脆拒絕,只回一個“NO”。
一整天的行程下來,黃仁勳幾乎“地毯式”稱讚了中國的科技企業——騰訊、本站、米哈遊、遊戲科學、字節跳動、DeepSeek、阿里巴巴、美團、MiniMax、百度、小米和華爲……尤其是16日下午的媒體溝通會,更是進一步剖開了這份“認可”的底色。
國內企業方面,黃仁勳稱,英偉達進入中國已有30年。“我第一次來的時候,百度、阿里、騰訊、小米都還沒成立。”黃仁勳笑着回憶,“很幸運,我們在早期就和這些公司建立了合作。”他還特別提到了小米與雷軍。“認識雷軍時,他還很年輕。當然,我也很年輕。但從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他會成功。”黃仁勳稱,他甚至很想買一臺小米的車。
除了合作方,哪怕是競爭對手也獲得了黃仁勳的肯定。以華爲爲例,在他看來,華爲的芯片設計能力極爲優秀,系統工程、網絡工程同樣出色,再加上自有云服務,這使華爲能獨立開拓市場,這是非常強大的能力。黃仁勳還在現場連爆“金句”,“黃仁勳稱輕視華爲的人極其天真”的詞條一度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榜單。
在室外和媒體對話了將近一小時,黃仁勳纔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得知可以進入室內。幾家國際巨頭創始人裡,黃仁勳顯然是“頭部”明星。剛一進入室內,採訪直接就變成了“粉絲見面會”,索要簽名者甚衆。
忙着拍合照,在衣服、書籍上給媒體簽名的間隙,黃仁勳多次呼籲先提問,得不到迴應後笑稱:“沒有人在意”“你們都不要工作嗎”“我們坐下吧”“爲什麼進來了我還是這麼熱”,還“逮住”一名正在要簽名的記者突擊提問:“你聽到他剛剛問的問題了嗎?”
看好中國AI與機器人
除了國內知名科技企業,與自身“看家”業務AI芯片息息相關的AI產業,也成了黃仁勳嘴裡出現頻率很高的詞。
“AI已經成爲基礎設施,就像電力和互聯網。”黃仁勳反覆強調。在他看來,新一輪AI革命將重塑所有行業,而中國正站在這一變革的前沿。AI應用落地方面,黃仁勳提到了機器人產業。“中國在機電一體化領域實力超羣,還有龐大的製造業基礎‘接納’機器人,我對這裡的發展非常樂觀。”他甚至大膽預測:“如果小米或比亞迪未來推出驚豔的機器人產品,我一點都不會意外,這個領域正在爆發。”
這種信心源於對中國供應鏈的認可。“中國供應鏈複雜又先進,串聯起衆多供應商、技術和能力,其基礎設施與生態系統的技術水平領先全球。”他認爲,這正是AI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核心優勢。
在AI創新層面,黃仁勳直言:“中國在模型層和應用層的進展令人驚歎。”他舉例稱,模型層有DeepSeek、阿里、Kimi等團隊崛起,應用層則誕生了TikTok(抖音國際版)這樣影響全球的產品。“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的應用創新。比如,你們早已不用現金和信用卡,我在美國還在用,像個‘老古董’。”對於AI領域的新銳,他同樣關注,“DeepSeek的開源推理模型是突破性的,用更低算力支撐多輪推理,還開啓了‘代理型AI’新方向。”
在面對“英偉達是否過於專注於算力,或許還存在其他途徑來揭秘AI?”這一問題時,黃仁勳沒有給出直接回答,但也介紹了他對當前AI演進的看法。他提出,在AI的第一代發展中,第一波技術浪潮聚焦於感知能力,第二波則是生成式AI。“如今我們正處於推理型AI階段。這種推理能力非常強大,是智能的基礎,下一波浪潮就是機器人技術。目前而言,AI的發展可分爲四個浪潮。在感知型AI發展初期,大多數AI的學習都依賴數據。”黃仁勳稱。
需要時間提升H20產能
就在黃仁勳抵華前,英偉達股價剛剛創造歷史。7月9日,英偉達成爲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超過了微軟、蘋果和亞馬遜。
此次中國之行,他帶來了具體的“業務信號”。7月15日,黃仁勳宣佈,美國已經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英偉達將推出專爲計算機圖形、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設計的RTXpro顯卡。
今年4月,美國政府決定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H20。H20,是爲遵守美國出口限制而推出,專爲中國市場設計的AI加速器。它基於英偉達Hopper架構,擁有CoWoS先進封裝技術。H20更適用於垂類模型訓練、推理,無法滿足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需求。
H20禁令爲英偉達帶來巨大損失。英偉達此前估算,僅第二財季就因出口限制損失高達80億美元。英偉達還因H20的出口限制計提了45億美元的庫存減值,若出口恢復,或有部分迴轉可能。
面對有關H20供應的提問時,黃仁勳坦言,“還沒來得及與任何客戶會面”,公司有大量訂單等待發貨,需要一些時間來提升H20供應鏈的產能。“未來幾個月,英偉達將努力加速這一過程。”
此外,黃仁勳明確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先進的芯片進入中國,因爲技術總在不斷進步。“H20所採用的Hopper架構很棒,但幾年後,英偉達會有越來越多更好的技術。無論英偉達被允許在中國銷售什麼產品,隨着時間推移,產品都會越來越好。”
談及在華佈局,他的態度更爲堅定:英偉達始終保持在華的擴張勢頭。他提到,過去幾年英偉達在華髮展迅速,希望英偉達的增長才剛剛開始,而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