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營收寫最旺4月 連二月站穩4兆元 年增15%
上市櫃公司4月營收12日出爐,共交出4.05兆元的好成績,月減2%,但年增15%,爲史上最強4月。圖/AI生成
上市櫃公司4月營收昨(12)日出爐,共交出4.05兆元的好成績,月減2%,但年增15%,爲史上最強4月;累計前四月總營收爲15.57兆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6.5%,也是歷年同期最佳,主要受惠於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提前拉貨效應。
以4月營收規模來看,前五大公司依次爲:鴻海(2317)、臺積電(2330)、廣達(2382)、緯創(3231)、文曄(3036),分別爲6,413億元、3,495億元、1,540億元、1,337億元、1,180億元。其中,鴻海營收爲歷年同期新高,月增16.1%,年增25.5%;臺積電營收則爲歷史新高,月增22.2%,年增48.1%。
雖然4月有清明連假,營收創單月曆史新高的家數仍有72家,以電子股爲最大宗,高達52家,遍佈半導體、電腦及周邊設備、電子零組件、電子通路等。其他20家主要爲生技醫療、運動休閒、航運及電機機械股。
在4月營收創新高的公司中,以臺積電的單月營收規模最大,接下來如文曄、技嘉、微星、智邦、國巨、奇𬭎、神達、貿聯-KY、崇越等,也都是中大型電子股,是帶動臺股整體4月總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的功臣。
至於創新高的非電子股,則以來億-KY 46.3億元最高,年增54.9%,前四個月的總營收143.2億元,年增33%,受惠於訂單需求旺盛。另外,藥華藥4月營收再創新高,達12.26億元,年增率高達83.7%,主要動能來自於罕見血癌新藥在美國行銷策略優化,加上全球市佔率穩健成長。
法人分析,在4月營收創新高的公司中,高達72%是電子股,主要反映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電子股的客戶提前備貨。展望第2季,關稅及新臺幣是關鍵,將影響需求。
展望後市,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看法,AI仍是長期趨勢,且需求仍高,重量級權值股營收趨勢仍然向上,但要視關稅談判而定,特別是半導體關稅稅率可能在近期公佈,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延伸閱讀
臺股攻高拚回補「川普缺口」後續挑戰季線及半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