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Q2獲利衝兆元 第3季有望挑戰1.2兆元

第2季進入尾聲,富邦、臺新、永豐、華南、統一等五大投顧董總預估,第2季獲利有望再次上衝1兆元大關,業績淡季不淡。聯合報系資料照

第2季進入尾聲,富邦、臺新、永豐、華南、統一等五大投顧董總預估,第2季獲利有望再次上衝1兆元大關,業績淡季不淡,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雖旺季強度還有待觀察,但全季獲利上看1.2兆元,其中,關稅、新臺幣將是變數。

上市櫃公司今年第1季獲利交出1.05兆元、歷史同期次高的好成績後,第2季因爲川普政府宣佈對等關稅,引發供應鏈躁動,各方搶運潮帶動上市櫃公司業績擺脫傳統淡季的軌跡,尤其是美中關稅停火,川普中東行,隨行的輝達、AMD、谷歌等科技巨頭,訂單都大有斬獲。

不過,第2季也面臨新臺幣匯率驟升的壓力,原本法人圈下修臺股第2季獲利至9,200~9,800億元,但隨上市櫃公司5月交出歷史同期新高,同時AI火車頭的臺積電交出3,205億元的歷史單月次高中,意謂包括伺服器、散熱、組裝等供應鏈6月業績可望優於預期的成績。

因此,包括永豐、臺新等投顧預估臺灣50第2季獲利上看6,750~6,900億元,富邦、統一、華南等投顧則預估全體公司獲利有望挑戰1~1.05兆元的好表現。

展望第3季營運,法人圈多認爲,將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一季。首先,川普對等關稅豁免期將在7月9日到期,目前僅與英國達成10%關稅協議,而川普提出美方設定的單邊關稅稅率,以及半導體關稅,再度加劇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的擔憂;此外,新臺幣連連走升,加上第2季搶運潮後,第3季業績將面臨旺季不旺的隱憂,也將對上市櫃公司業績形成挑戰。

不過,富邦、臺新、永豐、華南、統一等五大投顧認爲,在輝達GB200第3季出貨逐季提升,再加上GB300可望在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晶圓代工、AI伺服器、PCB、組裝、散熱等供應鏈業績將再走高,連同蘋果新一代iPhone新機將進入備貨高峰,在AI功能加入中,銷售有望衝高下,第3季獲利有望交出優於第2季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