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訂價 勿漏稅務成本

近年網路創業風氣興盛,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雖然開店門檻不高,但不少新手賣家在訂價時缺乏「含稅售價」的觀念,可能導致看似訂單爆量,實際獲利卻不如預期,甚至賠錢。

國稅局指出,許多創業者爲了搶市佔,會將商品價格壓低以吸引消費者,但若未將進貨、包裝、平臺手續費、物流費及稅負等成本一併納入考量,可能會出現「賣愈多、賠愈多」。

舉例來說,某賣家以每件商品100元出售,扣除進貨成本70元、包材1元、平臺手續費15元、物流費4元,表面看起來還剩10元利潤,但如果再加上5%的營業稅、以及所得稅,實際獲利可能都會被吃掉。國稅局建議,賣家在訂價時應採「含稅反推法」,先列出所有固定成本,再加上預期利潤與稅額,反推出合理售價,才能兼顧競爭力與獲利空間,賣家提供的商品價格,也應包含稅金並在頁面明確標示。

除訂價問題,許多賣家也會忽略稅籍登記。國稅局提醒,每月銷售貨物達10萬元或銷售勞務達5萬元,就須依法辦理稅籍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