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湊熱鬧!基隆專屬嘉年華會 中元祭遊行熱鬧滾滾
雞籠中元祭5日晚間展開放水燈遊行,衆多基隆市民走上街頭,與各姓氏宗親會、表演團體同樂。(張志康攝)
雞籠中元祭5日晚間展開放水燈遊行,衆多基隆市民走上街頭,與各姓氏宗親會、表演團體同樂。(張志康攝)
雞籠中元祭5日晚間展開放水燈遊行,衆多基隆市民走上街頭,與各姓氏宗親會、表演團體同樂。(張志康攝)
雞籠中元祭5日晚間展開放水燈遊行,衆多基隆市民走上街頭,與各姓氏宗親會、表演團體同樂。(張志康攝)
雞籠中元祭5日晚間展開放水燈遊行,衆多基隆市民走上街頭,與各姓氏宗親會、表演團體同樂。(張志康攝)
雞籠中元祭的高潮,莫過於放水燈遊行,5日傍晚展開,包括各姓氏宗親會的花車及表演團體,在繞行了基隆市區之後,經過海洋廣場前的主舞臺。並搭配煙火、船隻迎賓禮,讓基隆市區陷入狂歡熱潮,猶如嘉年華會一般。隨着遊行結束後,各姓氏宗親會也將移師到八斗子望海巷舉行「施放水燈頭」科儀,祈願基隆風調雨順、衆姓興旺。
國際級火舞團「雲火 INFERNO」帶來特別爲雞籠中元祭量身打造的開場演出《天祈》,融合基隆百年信仰文化與現代火舞藝術,打造視覺震撼與心靈共鳴的火之儀式。緊接着,煙火齊放、船隻鳴笛、碼頭噴水迎賓,正式爲放水燈遊行揭開序章。
主普吳姓宗親會今年以多臺主題花車精彩登場,包括彰顯祖訓「謙讓開拓」的《泰伯公花燈車》、象徵醫神精神的《保生大帝花燈車》、融入海洋意象與親善大使活力演出的《活躍基隆花燈車》、結合生肖蛇年與《白蛇傳》故事的《巳蛇花燈車》展現文化傳承與藝術巧思。
遊行隊伍由今年主普的吳姓宗親會帶頭,各式的花車以及表演團體,組成了長長的隊伍,一路繞行基隆護國城隍廟、基隆慶安宮、基隆奠濟宮等三大廟與市區的重要道路。
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雞籠中元祭傳承至今,已經171年,承載着基隆人敬天祈福、慎終追遠的精神。他強調,中元祭不僅是信仰的展現,也是基隆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中元祭結合文化、藝術與觀光,讓傳統與時俱進,希望透過大家的參與,讓世界看見基隆,讓文化能量更加燦爛。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表示,除莊嚴的科儀外,基隆中元祭也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從各北管軒社的精彩表演,到社團參與、文創活動,再到繽紛熱鬧的花車遊行,不僅展現出我們的文化活力,也讓整個城市充滿了節慶氛圍。中元祭在基隆,既有莊嚴肅穆的一面,也有熱鬧歡騰的一面,這正是它能夠代代傳承、愈加興盛的原因。
遊行結束後,水燈頭車隊移師八斗子望海巷,舉行深具意義的「施放水燈頭」儀式。由道長主持科儀後,於午夜十二時交子時刻正式施放水燈,隨海流悠然遠行。依循傳統習俗,水燈頭漂流得愈遠,象徵愈多好兄弟接收到普度訊息,在「有吃有保佑」的觀念下,被認爲能得到好兄弟的庇佑;而火勢的旺盛亦與運勢相互呼應,寓意姓氏團體能夠興旺昌隆。文化觀光局更邀請民俗學者林茂賢老師親臨現場,爲民衆講解放水燈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意涵,並透過線上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朋友也能一同沉浸在基隆中元月最深沉燦爛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