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錄取名單惹爭議,近一半考生“走捷徑”,家長直呼:不公平
能考上這類高校的學生,成績必然得是狀元級別的存在,且他們通常還不出自普通家庭。畢竟要站在全市、甚至全省的金字塔尖上,沒點財力可是培養不出來的,因此這些學生也基本都還有其他光環加身。
高考改變命運這句話似乎只針對於普通學生,畢竟對於家境優渥的學生而言,他們還能通過其他方式抵達目的地。這也是爲何上海交通大學新生錄取名單公佈後,引起家長們強烈的不滿。
上交大錄取名單惹爭議,近一半考生“走捷徑”,家長直呼:不公平!
爲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試教育也被素質教育所取代了,不過顯然這還不夠。有些學校甚至開啓了新的錄取模式,不單看學生的高考成績及排名,還開放了其他通道。
其中最爲大家所知的就是保送了,不過這也不是每個中學都有名額的,因爲數量也有限因此這也都能爲家長所接受。而當上交大的錄取名單流出後,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原因就是近乎有一半學生都走了“捷徑”。
名校錄取方式多樣化早已不是秘密,可上海交通大學錄取的4284名考生中,只有2277名考生是通過高考被錄取的,對此家長直呼:不公平。從招錄方式上可以看出,其中浙江省有295名考生是通過三位一體綜評被錄取的。
而上海市就更多了,有710名考生是通過綜合評價拿到的錄取資格。相比之下,通過強基計劃被選拔上來的學生數量就顯得不那麼扎眼了,全國纔有210名學生。
此外,還有以高水平運動員身份就讀的學生有41人,高水平藝術團體就讀的有14人,以外語保送生就讀的則有138人,以藝術類就讀的考生有40人。可以看出該校確實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只不過這類學生的數量太大了。
爲此有很多網友都表示,這如何對得起莘莘學子的付出。上海交通大學雖然不是我國頂尖學府,但它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僅次於清華、北大,該校的每個名額的異常珍貴,如今卻有近一半的考生是通過其他方式被錄取,這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不過大家也先別急着生氣,在瞭解完三位一體的選拔標準後,也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可以參考浙大今年三位一體的報名條件,對於浙江的考生有3個要求,其中前兩個都很容易,即考生符合統考報名條件,並且各科目的高中學業水平均爲合格。
而第三個條件就不容易達到了,要求學生的高考投檔成績必須在前一年本省考生成績的前8%。相信能達到這一標準的考生,即便是走高考招生路線也是能被錄取的,而他們通過三位一體的方式,反而能給其他考生留些機會。
上交大的錄取方式給家長一個提示,不能只注重成績,得全面培養
雖說有很多網友都表示不服,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被錄取的學生不論是通過哪種方式,成績都是達標的。雖說其他方式的競爭程度或許不比高考激烈,但這也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表示普通人永遠都比不過有錢的,在對孩子培養上就有很大區別,這些“捷徑”甚至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就印證了那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因此也只有讓學生更加努力才行。
筆者認爲,這個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相比起來高考已經是最公平的事了。等學生上了大學後會發現,很多事情都不是隻憑成績就能解決的,還要靠人脈、家庭背景,這也是張雪峰不建議普通家庭的孩子報考金融專業的原因。
儘管沒有這些“捷徑”,家長也要重視對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
讓學生不只埋頭於課本,不僅是爲了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也是爲了讓他們得到適當的放鬆。當大腦持續緊繃時,對學生的成績並沒有益處,對於想不出來的問題也得不到其他解決思路。
因此不論學生在哪個階段,家長都要注意讓他們勞逸結合,適當的進行戶外運動。在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大腦得到短暫的休息,並且血液循環對學生拓展思維大有益處。
【筆者寄語】
努力接受這個世界的參差,不僅是學生要做的事,家長也是如此。越是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普通學生就越要重視高考這次機會,這是他們通往成功的唯一一條捷徑,錯過了不是沒有,而是太艱辛也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