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繳9000億分2668億 盧秀燕喊太委屈
臺中市長盧秀燕在市議會表示,臺中6年上繳9000億,分回2668億,直言「臺中市民太委屈」。(馮惠宜攝)
臺中市政府今年首度發行200億元公債,減輕債息負擔,並進一步規畫發行永續債,臺中市議會14日召開定期會,藍綠議員討論熱烈,市長盧秀燕強調,發行公債主要用於改善財政結構、降低利息支出,臺中市每年繳稅1500億元,6年累計逾9000億元,分回2000億元算什麼?直言「臺中市民太委屈」,市議員應多幫臺中說話。
民進黨議員陳淑華指出,盧秀燕執政6年累計歲入增加2411億元,中央補助款累計達2668億元,中市府卻只減債185億元,這樣叫會理財?何文海表示,臺中市政府今年2月標售13、14期及水湳經貿園區133筆土地,市長盧秀燕是歷代市長中拍賣土地最多、金額也最高的市長,卻沒有拿來還債,反而成爲第一位要發行公債的市長。
國民黨議員黃佳恬、邱愛珊等人則肯定臺中市府對財政的努力,並關心市府還債計劃,陳文政反批民進黨對公債發行沒有具體規畫,反而質疑市府沒有還債。
盧秀燕表示,發行公債主要用於改善財政結構、降低利息支出,支持特定建設與福利政策。她強調,臺中市是全國唯一升級爲財政第2級城市,每年繳稅1500億元,6年逾9000億元,分回2000億元算什麼,中央至少要分回5000億元。
盧秀燕說,臺中貢獻龐大稅收,但中央補助卻明顯不足,以前瞻建設預算爲例,高雄市獲得約1265億元,臺中市僅約228億元,差距甚大,顯示中央資源分配不均,臺中市民太委屈,她也呼籲市議員要多爲臺中說話。
她說明,發行公債主要用於改善財政結構、降低利息支出,並支持特定建設與福利政策,市府也審慎評估包括「永續債」等特殊性質的債券工具,以因應未來重要市政建設的資金需求,未來是否發行特別性質的公債,也將視實際市政推動需要及議會審議結果而定。
財政局長遊麗玲說明,市府計劃於今年首次發行200億元公債,全數用於「借新還舊」,也就是償還既有屆期借款,預估1年可節省利息支出約4000萬元,此舉在不增加市府總債務的前提下,分散融資風險並創造財政調度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