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學院師生在14省市開展外商投資法實施評估調研專題調研

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推進制度型開放成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改革任務之一。作爲我國涉外法治體系的基本立法,《外商投資法》及相關法規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這是我國進入“十五五”期間加強涉外立法的基礎問題。上海政法學院法治中國大調研(2025)項目爲此提供了答案。

上海調研小組在浦東新區商務委員會舉行座談會

法治中國大調研項目是上海政法學院於2023年起自主創立的高水平社會實踐項目,旨在搭建法治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實踐平臺。在今年的實踐調研中,調研小組奔赴外商投資企業比較密集地區的14個省市近30個城市,收集整理各地的經驗做法、典型案例、實施難點,提供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手資料。

據上海政法學院師生研究,《外商投資法》不僅爲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了便利化的政策措施,而且規範了政府部門的行爲,公平對待內外資企業。根據調查問卷的初步統計,在市場準入方面,外商企業普遍感到了公平對待,完全平等、較爲平等的感受度達到92%。這在很大程度政府部門提供的政務服務。地方政府普遍設立了招商引資部門或外資企業工作站,爲外商投資者和外資企業提供資訊服務、溝通協商平臺、投訴機制。(上海政法學院)